二级建造师辅导:掌握砖、石基础和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2A312030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A312031 掌握砖、石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砖、石基础主要指由烧结普通砖和毛石砌筑而成的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范畴。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简便,造价较低。适用于地基
2A312030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A312031 掌握砖、石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砖、石基础主要指由烧结普通砖和毛石砌筑而成的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范畴。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简便,造价较低。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六层和六层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基础工程。
二、砖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1.砖基础一般做成阶梯形,即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间隔式。
3.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每皮砖要挂线,它与皮数杆的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
4.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
6.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以下一皮砖处。
2A312032 掌握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条形基础、单独基础、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等。混凝土基础工程中,分项工程主要有钢筋、模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缝处理等。
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三种方式。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度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合适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A312033 熟悉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要求
2A312031 掌握砖、石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砖、石基础主要指由烧结普通砖和毛石砌筑而成的基础,均属于刚性基础范畴。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简便,造价较低。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六层和六层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基础工程。
二、砖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1.砖基础一般做成阶梯形,即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间隔式。
3.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严禁用冲浆法灌缝。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每皮砖要挂线,它与皮数杆的偏差值不得超过10mm。
4.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
6.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以下一皮砖处。
2A312032 掌握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条形基础、单独基础、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等。混凝土基础工程中,分项工程主要有钢筋、模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缝处理等。
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三种方式。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2.在振动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度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合适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A312033 熟悉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要求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com)所提供的二级建造师辅导:掌握砖、石基础和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二级建造师辅导:公路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二级建造师辅导:浅议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代化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二级建造师辅导:掌握砖、石基础和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