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辅导:在软件项目成本计算中引入估算、预算和决算体系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辅导:在软件项目成本计算中引入估算、预算和决算体系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软件项目的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一直是软件项目管理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在软件项目成本估算中采用功能点方法,在软件项目成本预算中实施工作结构分解和COCOMO方法结合的方法,在软件项目结束后引入决算和审计机制,为软件企业建立起一个基于估算、预算和决算的知识库系统,来达到提高成本管理能力的目的。
关键字:软件成本估算,功能点,WBS,COCOMO,估算,预算,决算
引言
软件成本超支是软件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软件项目经理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由于开发成本的超支,软件项目做完之后,不仅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甚至连项目奖金都拿不到,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当初对项目成本估算的不准。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影响越来越大,它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和软件项目的开发。没有合理而准确的软件成本估算,就无法很好地进行软件项目的管理。
据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500 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然而软件项目的开发情况却不容乐观,1995 年,美国大概只有10%的软件项目可以按时交付,而且费用也不超支,约30%的项目没有完成就被取消了。
项目超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造成了成本浪费。而更多的原因则来自对软件项目成本的错误估算,用一个不可能的成本来实现一个比预算昂对得多的软件,不管如何控制都将无法避免成本超支的噩运。
常用软件成本估算模型介绍在软件成本估算领域,有很多的估算模型,这些模型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其中部分模型成为了目前软件成本估算的常用模型,如功能点、DELPHI、SDC和COCOMO等。其中以功能点和COCOMO模型应用最广。
功能点估算模型
功能点方法的本质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度量系统,它认为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5 类:内部逻辑文件、外部接口文件、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和外部查询。根据计算规则首先确定每个功能的分类及其功能复杂度,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功能的权值,全部功能的权值相加就得到“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功能点方法可以在早期度量软件的规模,软件的规模与它的工作量、进度和成本关系紧密,早期准确的软件规模度量有助于确定软件价格和提高策划过程中估算的能力。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项目计划开始,估算是项目计划的第1个活动。估算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交付软件的规模。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与用代码行表示软件规模相比,用功能点表示软件规模作为估算的输入要准确得多,Kemerer的研究显示,采用功能点进行估算的误差是85%,而采用代码行估算的误差是601%.由于软件项目都是从需求分析开始,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用户的需求,也即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因此功能点方法能够在需求分析阶段引入,如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积累,则可以进行准确度很高的成本估算。
COCOMO模型
COCOMO(Constructive Cost Model)是Boehm利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咨询公司的大量项目数据推导出的一个成本模型。该模型于1981 年首次发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为适应软件工程领域的快速变化,COCOMO经过多次的更新,如1987年的Ada版本,1994年发展演变为COCOMOII模型。
COCOMO模型按详细程度可划分为三级,即基本COCOMO模型,中间COCOMO模型和详细COCOMO模型。
(1)基本COCOMO模型。它是静态、单变量模型,不考虑任何成本驱动,仅以规模为基准进行估算只适于粗略迅速估算。
(2)中间COCOMO模型。它是用15个成本驱动改进基本模型,这是对产品、硬件、工作人员、项目的特性等因素的主观评估。成本驱动的影响定为项目级的,在考虑任何进度限制时进一步调整工作量。
关键字:软件成本估算,功能点,WBS,COCOMO,估算,预算,决算
引言
软件成本超支是软件项目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软件项目经理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由于开发成本的超支,软件项目做完之后,不仅不能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甚至连项目奖金都拿不到,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当初对项目成本估算的不准。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影响越来越大,它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和软件项目的开发。没有合理而准确的软件成本估算,就无法很好地进行软件项目的管理。
据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500 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然而软件项目的开发情况却不容乐观,1995 年,美国大概只有10%的软件项目可以按时交付,而且费用也不超支,约30%的项目没有完成就被取消了。
项目超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造成了成本浪费。而更多的原因则来自对软件项目成本的错误估算,用一个不可能的成本来实现一个比预算昂对得多的软件,不管如何控制都将无法避免成本超支的噩运。
常用软件成本估算模型介绍在软件成本估算领域,有很多的估算模型,这些模型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其中部分模型成为了目前软件成本估算的常用模型,如功能点、DELPHI、SDC和COCOMO等。其中以功能点和COCOMO模型应用最广。
功能点估算模型
功能点方法的本质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度量系统,它认为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5 类:内部逻辑文件、外部接口文件、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和外部查询。根据计算规则首先确定每个功能的分类及其功能复杂度,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功能的权值,全部功能的权值相加就得到“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功能点方法可以在早期度量软件的规模,软件的规模与它的工作量、进度和成本关系紧密,早期准确的软件规模度量有助于确定软件价格和提高策划过程中估算的能力。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项目计划开始,估算是项目计划的第1个活动。估算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交付软件的规模。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与用代码行表示软件规模相比,用功能点表示软件规模作为估算的输入要准确得多,Kemerer的研究显示,采用功能点进行估算的误差是85%,而采用代码行估算的误差是601%.由于软件项目都是从需求分析开始,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用户的需求,也即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因此功能点方法能够在需求分析阶段引入,如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积累,则可以进行准确度很高的成本估算。
COCOMO模型
COCOMO(Constructive Cost Model)是Boehm利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咨询公司的大量项目数据推导出的一个成本模型。该模型于1981 年首次发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为适应软件工程领域的快速变化,COCOMO经过多次的更新,如1987年的Ada版本,1994年发展演变为COCOMOII模型。
COCOMO模型按详细程度可划分为三级,即基本COCOMO模型,中间COCOMO模型和详细COCOMO模型。
(1)基本COCOMO模型。它是静态、单变量模型,不考虑任何成本驱动,仅以规模为基准进行估算只适于粗略迅速估算。
(2)中间COCOMO模型。它是用15个成本驱动改进基本模型,这是对产品、硬件、工作人员、项目的特性等因素的主观评估。成本驱动的影响定为项目级的,在考虑任何进度限制时进一步调整工作量。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com)所提供的施工管理辅导:在软件项目成本计算中引入估算、预算和决算体系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辅导:起重吊装“十不吊”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辅导:园林花架施工手记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辅导:在软件项目成本计算中引入估算、预算和决算体系”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