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解读新版路基施工规范(2)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解读新版路基施工规范(2)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湿粘土路基压实
●填筑路堤分层碾压时除土块(或团)表面水分有所蒸发外,土的压实不可能使土粒进一步排列紧密,只能使分离的土块和土团间孔隙减至最小,即压实后的干密度仅由晾晒减少的水分(其中包括收缩增加的密度)所决定,通常选用Wc>0.9的湿粘土,经短时晾晒土的Wc可达到1.0—1.3,经合适机具碾压,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
压实粘性土的稠度≥1.0,即土的含水量等于或小于塑限,这时土中基本没有自由水,为强与弱结合水,易于压实,孔隙压力小,壤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减慢,土的干缩量及膨胀量最小,强度较高,可以承受12t一18t压路机碾压。如大于塑限,则土中含有自由水,自由水愈多,土的压实效果与工程性质愈差;如小于塑限至接近缩限,则土中为强结合水,其土块坚硬,碾压中缺少弱结合水的润滑作用,难于压实,致使土体内孔隙增多,压实效果差。当红土类Wc=1.0—1.3,或沉积粘性土类Wc=1.0—1.2时,采取各种合适的压实机具分层碾压,均可获得最佳压实效果。
●如何判定湿粘土、红粘土和中、弱膨胀土是否可作为路基填料
——测定天然土样的天然含水量,计算土样的天然稠度。
——取天然土样,采用湿土法制作不同含水量(一般可选择相当于稠度在0.9—1.4范围内)的试样,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承载比(CBR)试验(T0134—93)测试其CBR值。
——绘制“CBR一含水量”关系图,根据表4.1.2的规定得出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含水量范围。
——如果该种天然土的天然含水量处于步骤3)所确定含水量范围,那么该种天然土可作为填料。
●天然土在碾压前稠度(含水量)必须满足的条件
——稠度在1.1—1.3之间;
——含水量处于上文所确定含水量范围。
如果天然土在运输、摊铺后,不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应均匀调整含水量(一般采用晾晒或者均匀洒水的方式)方可进行碾压。要做到含水量均匀,就必须对土块进行击碎(一般宜击碎至粒径在53mm37.5mm以下),由于击碎十分困难,在此过程中十分容易导致土块内湿外干或内干外湿,故均匀调整含水量的幅度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小于o.9的天然土均匀调整含水量就十分困难。
条文规定“碾压时稠度应控制在1.1一1.3之间”的稠度所对应的含水量是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烘干法(T0103—93)所测得的。酒精燃烧法(T0104—93)所测得的含水量与烘干法有一定的差值,一般在2个百分点左右,烘干法为含水量试验的标准方法。
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的压实机械自重宜在18吨左右。
作出可直接碾压的含水量范围内的重型击实曲线,选择该条曲线的最大干密度与该种土在最佳含水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作为压实度标准。“可直接碾压的含水量”指稠度在1.1—1.3之间并且含水量处于上述步骤所确定含水量范围。
湿粘土路基压实填石路堤施工
本次规范修订前,对填石路堤进行了施工工艺试验,同时还调研国内相关的资料,也借鉴有关省、市的填石路堤科研成果及成熟的经验,修订了填石路堤施工技术要求。
●根据填石路堤工艺试验和有关经验,提出了最大粒径、不均匀系数、及路床底面下400mm范围内的要求。对于石灰岩一类硬质岩,在路堤填筑区,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50mm一500mm,不均匀系数宜控制在1520范围内较好,同时,粒径大于200mm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20%一40%,粒径在20mm以下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10%一l5%范围。对于砂岩在路堤填筑区,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00mm一400mm,不均匀系数宜控制在15—20范围内较好,同时,粒径大于200mm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20%一30%,粒径在20mm以下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lo%一20%范围。
●基底处理提出承载力要求,非岩石地基应设置过渡层。路床底面以下一定范围控制填料粒径,可以提高路床灼平整度,使其受力均匀,并有利于与路面底层的连接。
●填筑路堤分层碾压时除土块(或团)表面水分有所蒸发外,土的压实不可能使土粒进一步排列紧密,只能使分离的土块和土团间孔隙减至最小,即压实后的干密度仅由晾晒减少的水分(其中包括收缩增加的密度)所决定,通常选用Wc>0.9的湿粘土,经短时晾晒土的Wc可达到1.0—1.3,经合适机具碾压,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
压实粘性土的稠度≥1.0,即土的含水量等于或小于塑限,这时土中基本没有自由水,为强与弱结合水,易于压实,孔隙压力小,壤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减慢,土的干缩量及膨胀量最小,强度较高,可以承受12t一18t压路机碾压。如大于塑限,则土中含有自由水,自由水愈多,土的压实效果与工程性质愈差;如小于塑限至接近缩限,则土中为强结合水,其土块坚硬,碾压中缺少弱结合水的润滑作用,难于压实,致使土体内孔隙增多,压实效果差。当红土类Wc=1.0—1.3,或沉积粘性土类Wc=1.0—1.2时,采取各种合适的压实机具分层碾压,均可获得最佳压实效果。
●如何判定湿粘土、红粘土和中、弱膨胀土是否可作为路基填料
——测定天然土样的天然含水量,计算土样的天然稠度。
——取天然土样,采用湿土法制作不同含水量(一般可选择相当于稠度在0.9—1.4范围内)的试样,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承载比(CBR)试验(T0134—93)测试其CBR值。
——绘制“CBR一含水量”关系图,根据表4.1.2的规定得出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含水量范围。
——如果该种天然土的天然含水量处于步骤3)所确定含水量范围,那么该种天然土可作为填料。
●天然土在碾压前稠度(含水量)必须满足的条件
——稠度在1.1—1.3之间;
——含水量处于上文所确定含水量范围。
如果天然土在运输、摊铺后,不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应均匀调整含水量(一般采用晾晒或者均匀洒水的方式)方可进行碾压。要做到含水量均匀,就必须对土块进行击碎(一般宜击碎至粒径在53mm37.5mm以下),由于击碎十分困难,在此过程中十分容易导致土块内湿外干或内干外湿,故均匀调整含水量的幅度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小于o.9的天然土均匀调整含水量就十分困难。
条文规定“碾压时稠度应控制在1.1一1.3之间”的稠度所对应的含水量是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烘干法(T0103—93)所测得的。酒精燃烧法(T0104—93)所测得的含水量与烘干法有一定的差值,一般在2个百分点左右,烘干法为含水量试验的标准方法。
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的压实机械自重宜在18吨左右。
作出可直接碾压的含水量范围内的重型击实曲线,选择该条曲线的最大干密度与该种土在最佳含水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作为压实度标准。“可直接碾压的含水量”指稠度在1.1—1.3之间并且含水量处于上述步骤所确定含水量范围。
湿粘土路基压实填石路堤施工
本次规范修订前,对填石路堤进行了施工工艺试验,同时还调研国内相关的资料,也借鉴有关省、市的填石路堤科研成果及成熟的经验,修订了填石路堤施工技术要求。
●根据填石路堤工艺试验和有关经验,提出了最大粒径、不均匀系数、及路床底面下400mm范围内的要求。对于石灰岩一类硬质岩,在路堤填筑区,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50mm一500mm,不均匀系数宜控制在1520范围内较好,同时,粒径大于200mm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20%一40%,粒径在20mm以下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10%一l5%范围。对于砂岩在路堤填筑区,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00mm一400mm,不均匀系数宜控制在15—20范围内较好,同时,粒径大于200mm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20%一30%,粒径在20mm以下的填料含量应控制在lo%一20%范围。
●基底处理提出承载力要求,非岩石地基应设置过渡层。路床底面以下一定范围控制填料粒径,可以提高路床灼平整度,使其受力均匀,并有利于与路面底层的连接。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com)所提供的施工管理—解读新版路基施工规范(2)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手工或用简单工具搬运的安全要求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支撑和拆除模板时的悬空作业怎样进行防护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解读新版路基施工规范(2)”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