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成人高考 > 考试动态 >

吴仕川(福建省水文地质)勘察研究院,福建漳州363-2花岗岩

2022-11-2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花岗岩风化带的野外划分方法吴仕川(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 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 由 于人们对有关规范内 容的理解及认识差异, 在风化带的野外分层上容易 出 现分歧现象。 在此结合国 标规范的定性、定量划分指标, 对花岗岩风化带分层做进一步描述, 提出 层次分明 、 易 于分辨的鉴别方法, 以供工程地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带; 地质定性; 感观鉴别中图分类号:TU 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152(2013)06-0105- 02收稿日 期:2013- 10- 21作者简介: 吴仕川 (1962-) , 男 ,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前言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自 地表往下各有不同, 根据解体和变化程度可划分为: 残积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未风化六级别。有关规范采用地质定性及定量数据来界定风化分带, 概括性地描述了 岩石一般存在的 风化 特征。但是对于不同岩石, 规范中的描述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们依据规范对风化带的野外地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产生的 分歧甚至可能造成工程施工的判别失误。 #

根据多年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勘察中对花岗岩完整风化带的观察经验, 采用 感观辨别方法对一般地质定性描述做补充并对风化层做分类阐述。2花岗岩风化分带及其地质特征2.1残积土早期的残积土地质分带仅局限于砖红色、 灰黄色及红、黄、白混色网纹结构且不具母岩结构特征的风化带顶部粘土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发布以后, 工程勘察中普遍将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风化层归入残积土, 已属于工程分带概念。似母岩结构的粘性土层地质特征表现为: 矿物中长石已全部风化成散状高岭土, 黑云母已消失, 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 颜色以灰黄、 褐黄或灰白 色为主。残积土层自 上而下具有: 顶部粘土层坚硬~硬塑, 标贯击数一般8~14 击; 其下刚进入似母岩结构的粘土层段强度较低, 呈可塑~硬塑, 标贯击数一般9~11 击; 再往下因风化程度减弱强度逐渐增加, 标贯击数也随深度而递增。 与下部全风化带的主要区别为: 顶部表层不具母岩结构, 下部母岩结构不清晰, 无黑云母,铁锹可以挖掘。 标贯击数参考国标规范取小于30 击。全风化花岗岩2.2颜色以灰黄、褐黄或灰白色为主中等风化花岗岩, 母岩结构已可清晰辨认, 岩体呈不具粘性的 砂土状。 #

矿物中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石英颗粒保持母岩状态中等风化花岗岩, 可见黑云母风化残余。 标贯击数可参考国 标规范取30~50 击。 自 然剖面可见铁锰质渲染的 节理裂隙面痕迹。此层与上部残积土的主要区别在于: 母岩结构清晰, 砂土无粘性, 挖掘已无法用铁锹, 用镐易挖, 可见黑云母残片; 与下部强风化带的区别主要在于: 长石已风化成粉末状高岭土, 岩体呈砂土状, 岩块浸泡在水中3~5 m in 可否崩 解...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