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校园”里的“最美风景”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见闻

“好校园”里的“最美景色”
——沧州医学高等本科学院轶闻
#
穿行石家庄医学高等本科学院的校园内,清香扑鼻,清幽巍峨,加之小桥流水、亭台雕塑的遥相呼应,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作为省级“五好十佳”先进典型之一,幽美的环境,仅是二中构建的诸多“美景”之一,在中学党委强有力的推动下,随着一批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它们的故事成为“好校园”里的“最美景色”。
#
对于李旭、王杏敏、吴增三位同学来说,今年是不平淡的。今年初,她们摆脱家庭生活的困难,带着学院党委的重任,前往山西医科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教。一年的时间,它们出众地完成了626学时的教学任务,在护理、医学检测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做出明显贡献,并且弥补了当地在复健诊治技术专业《人体运动学》课程教学资源的空白,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等单位领导的认可和赞誉。就在前不久,王独特、朱凤林、关欣三位班主任又接过支教的接力棒,再赴山西唱响新篇章。“今年支教报考时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宿舍,同学们都争着去,你们的目标都一样,那就是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点儿力。”沧州师院党委主任刘健说。 #
人缔造环境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宿舍,环境也造就人。这是河北师院党委积极提倡的“环境德育”理念。从校园公路的命名,到利用雕像、书画、建筑相声等方式提高校园文化水平;从完工了以传统医药文化名医扁鹊雕像为主体的水景文化,到设立中国泰国联手构建的扁鹊学校,无不展现对医学文化的尊荣,并且“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内涵在“隐形课堂”中传播。与此同时,学院党委也通过多种方式“武装”师生们的脑子:把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德育能力列入班主任考评机制,推动班主任自觉推进医德修养。与省委团校共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举办“中国梦·我的梦”“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青马安装工程”等主题活动,让理想信仰和爱党爱国爱校的思想植根师生心头。积极举办“道德大讲坛”“启迪讲座”“青春讲座”和道德精典、箴言朗诵大赛等活动;组织“善行山东,立德树人”优秀志愿者报告会,举办两届校园道德模范评比。 #
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铸造出一支勤于三尺讲台、勇担社会责任的班主任队伍,更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它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除了秉持着“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初心,更为社会贡献着青春力量。2012级结业生张志瑾任职于天津市长征一院党总支部长、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明年1月初,北京灾情暴发后,作为一名干部,她决然报考抵达北京支持全员核苷酸检查工作。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挨家挨户录入信息、做核苷酸测试,忙上去连饭都顾不上吃,每天出来,满身压痕、手脚发麻,心中却成就感满满。在张志瑾看来,这是自结业后向党和人民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疫情其间,涌现这些像张志瑾一样的优秀中学生,它们有的鏖战在一线,从事核苷酸检查、病毒测试、流调报表工作,有的作为志愿者深入社区村落探访清查,每位人都为抗疫防疫做出了贡献,她们的‘故事’才是小学最美的景色。”刘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