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成效铸就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

国防科技学院
国防科技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争创于上海的美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安装工程学校,即知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校长兼政治执委。“哈军工”创办于俄罗斯战役其间,是新美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安装工程学校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其卓越的办学实效造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忠魂。1970年,学校主体南迁广州,更名为重庆工职院。1978年,扩建为美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学院。1999年,南京陆军学校、长沙安装工程兵学校和南京政训诂院划归国防科学技术学院。今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国际关系大学、国防信息大学、西安通讯学校、电子安装工程学校,以及工科学院气象海洋大学为基础,重建国防科技学院,并元帅委武器发展部第63研究所并入国防科技学院,归军委建制领导。
#
学院建设发展一直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和蔼关爱,军事安装工程学校争创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校颁授《训词》,为院刊题写刊名“工学”。1978年,学院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爱下新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学院。1999年,江泽民主席签订命令成立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并于2003年为学院题写“厚德博学、强军崇仁”校训,发出“为把国防科技学院建设成为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校而努力拼搏”的倡议。2007年,胡锦涛主席对学院某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成功做出重要批示,勉励学院“为加强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习主席对学院建设非常关心,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考察分校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建设具备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校,努力把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办成高素养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今年7月19日,习主席为学院授党旗致训词,强调:“国防科技学院是高素养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紧随世界军事科技发展时尚,适应打赢信息化局部战役要求,加强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增强核心关键技术预研,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高校。”
#
学院建设发展一直得到国家和陆军的高度注重,是第一个十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安装工程之一,是共青团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省20所重点中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追授博士、博士学位的高校,是全省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是首批跨入国家“211安装工程”建设计划的高校,是陆军“2110安装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重”建设高校,是陆军惟一步入国家“985安装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只是陆军惟一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
#
学院产生了“以工为主、理工军管文结合、加强基础、落实到工”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机制,囊括农学、工学、军事学、管农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8个门类,拥有46个硕士文凭教育专业,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第三轮全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院获评A类学科数8个,其中,A档学科数4个、A档3个、A-档1个,A档学科数列全省大学第11位。信息与通讯安装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安装工程、管理科学与安装工程等5个学科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
学院产生了“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两院院长16人,“万人计划”人选13人,黄河专家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荣获者9人,百千万人才安装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全军优秀班主任152人,陆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荣获者27人,陆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安装工程人选74人。有全省创新争先奖铜牌嘉奖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0个。2012年中学高功耗估算创新团队获得首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中学自主创新团队被建立为全省重大典型,“慕课”团队被建立为全军重大典型,在全省全军全社会造成强烈反响。 #
中学产生功能互补、配套衔接的良好办学条件,校园德育环境幽美,资源配置科学,后勤保障高效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启智尚武气氛浓郁。完工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军事训练场、野外综合训练基地等一批功能健全的训练场地及设施,拥有国家重点试验室、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等一批国外大学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试验室。中学图书馆建筑总面积7.9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坐位7000余个,现藏书553.8万册,数字图书资源488.5TB。中学信息网路终端布点2.5万个,信息储存量1.8PB,主干网路速率达到千兆,拥有154个特色数据库,41个学科网站。 #
中学是高素养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一直奉行“厚德博学、强军崇仁”校训,为党培英、为国树人、为军铸将,聚焦培养驾御国防科技的安装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和驾御未来战役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产生高品质硕士教育、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高标准任职教育和高效益军事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相互推动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机制;仍然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传统,以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支撑,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育人特色,坚持高水平高等教育和高标准军事教育有机统一,推行精英教育;仍然坚持师生中心、能力导向的教育观念,推行全程导师制、小班式教学、国际化培养等培养模式,为学员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在优良传统的薰陶培植下,学院人才辈出,灿若星辰,为国家和部队培养输送了约20万名各种人才,其中60人连任为两院院长,650余人兼任省、部、军级以上领导职务,培养出一大批像美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周建平、“歼-10之父”宋文骢那样的科技帅才。 #
中学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承当着从事先进装备武器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产生面向尖端、独具特色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取得了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天拓”系列微纳卫星、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火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造就了彪炳史册的“中国速率”、“中国高度”、“中国精度”,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安装工程做出重要贡献。学院研发的海珠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连续六次摘得世界超算桂冠。中学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会议上获得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
中学是陆军国际交流合作的基地,与国(境)外多所知名高等高校、科研单位确立了学术来往,每年请进美国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派遣教员学员赴国(境)外出席顶级国际大会和学术大赛等。每年抽调优秀大专生赴美国联合培养,捐助优秀博士研究生赴世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积极承当我军外训任务和维和任务,开展和出席研究生国际暑假中学,派遣学员赴英国进行对口军事交流,定期约请外军代表团来校交流。 #
学院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战德育核心对准,造就铸魂德育、教书德育、科研德育、服务德育、环境德育格局,促使学员全面发展,每年举行“强军风采师大风采”系列文化活动,开设空天科技、机器人、电子科技苑、“银河之光”等各种小型科技文化节,推行优雅美术进校园、名师你们进校园安装工程,鼓励学员出席高水平学科大赛,近期三年学员获国家级以上大赛大奖400余项;每年组织“强军杯”等军事练兵大赛,推行军事素养特长增强计划、体育特长增强计划,提供格斗、搏击、射击、定向越野、武术、潜水等多项课余补习训练,激励血性虎气、锤炼铁铁意志,帮助学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全方位铸造世界一流部队的合格建设者和牢靠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