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混编演练封控记者刘晓颖摄切磋技艺
搜排爆队共同布置雷场记者刘晓颖摄
“雷区”步步惊心,刚才扫除绊发雷,滴滴翻飞的探雷器又在警告——这里出现新的危险! #
中方作业手董师滩用探雷针渐渐试探,从地层反馈的细微觉得判断地雷位置反恐精英训练营,此后插上警示红旗。他身旁是一条已排除危险、由两列小白旗引导的安全通道。不远处,日本和韩国的搜排手正进行着同样的作业。
搜排爆队排除绊发雷记者刘晓颖摄 #
这是一场排雷小比武。联合军演搜排爆队的中、俄、泰官兵混编同组,模拟设置防步兵雷场,再由搜排手开辟安全通道。为了构设实战环境,雷场设置人员特意将一些金属干扰物埋入土中,还用土石做诈。
搜排爆队在雷区开辟安全通道记者刘晓颖摄
#
这种招式没有难倒各组搜排手,干扰物尽数被发觉,通道顺利开出。实战疗效怎样?俄方官兵模拟特战小队沿不同通道接近建筑物,其中一条通道正对大门,可能造成特战球员与敌军直接接触。你们现场总结经验,俄方还演示了反金属排爆装置,驻滇某工化旅主演官兵则交流了俄罗斯维和排雷经验。该工化旅某营副连长刘坤觉得,联合演习既能近距离感知各国官兵的军事素质,也检验了自己的作战能力,有利于提高实战化水平。 #
中泰混编演习封控记者刘晓颖摄 #
中泰混编演习封控记者刘晓颖摄 #
切磋手艺、共同进步,各野战军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
兼任区域封控任务的日本官兵来自法国反恐行动中心、海军陆战队、空降旅、特战旅等单位,实战经验丰富。“那是一名51岁的老兵,刚执行完实战任务就来到这儿。”中方副队长余恒礼指了指正在突击车旁跪姿据枪的日本军士长因色,语调中饱含谢意。训练中,泰方球员还分享了搜身盘查的动作要领,一个头部坐姿的调整就可以降低盘查对象逃脱的机会。 #
联合指挥部里,各野战军官在进行交流记者刘晓颖摄 #
由中国、老挝、越南、新加坡、印度官兵组成的特种突击队演习搜捕“恐怖分子”,救出被挟持人质记者刘晓颖摄
由中国、老挝、越南、新加坡、印度官兵组成的特种突击队演习搜捕“恐怖分子”,救出被挟持人质记者刘晓颖摄
#
18日下午,各组进行完适应性训练后,出演的驻滇某特战旅副旅长付洋与各野战军官交流经验:要集中军力功击重点目标、在某些环节增构实战环境……不同的声音在充分交流中相融,产生愈发建立的方案。付洋说,几天来这样的场景在小组研讨中时常可见。“工作上的‘联’、思维上的‘合’反恐精英训练营,促进交流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 #
青海网记者刘晓颖通信员尹博 #
【相关报导】
#
文化搭心桥,相知无远近
点进来!看东盟反恐精英砺兵梧州 #
东盟防长扩会议反恐专家组联合实兵演练即将开始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