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学信网信息泄露”涉嫌侵犯学生隐私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新闻网发布《关于调查问卷引起网路舆情的情况说明》,对一起涉嫌侵害中学生隐私与个人信息安全的风波做出了详尽通报。
此前,该校在日常网路舆情梳理中发觉“学信网信息窃取”的话题,随即联合多部门查清了风波的来龙去脉。调查显示:8月28日,该校中学生会一名中学生党员出席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应天津泽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业务人员的要求,协助该公司私自组织中学生参与网上《信师寝室满意度调查问卷》活动,通过中学生党员QQ交流群发布调查问卷。在这个过程中,涉事公司在问卷中要求答题者登陆学信网并填写学信码,并向中学生隐瞒了学信码的真实用途,这才引起部份中学生学信码受到冒用。
#
涉事公司无权把握中学生个人的学信码。为此,校方早已向民警报警,并要求该公司立刻停止非法侵犯行为,最大限度保护中学生信息安全。目前河南高校通报学信网信息泄露,公安机关已责成涉事公司不得售卖中学生信息,并最快去除不良后果。另外,涉事的中学生党员也被撤职,校方勒令其写出深刻检讨,等待进一步处理。
#
校方发布通报,意味着此事已有处理结果,但在中学生信息泄漏这件事上,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好多学院生都做过网上的调查问卷,但极少遇见须要登陆学信网并填写学信码的情况。大多数调查问卷都是匿名调查,这除了符合调查的通常规范,也是对被调查者隐私的保护。并且,这份调查问卷居然堂而皇之地要求填写个人隐私信息,即便是不合常理的。另外,一名中学生党员才能让一家公司步入学校对诸多中学生举办普查,也说明在校园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
近些年学院生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问题,早已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就在前几个月,据红星新闻报导,学院生学习软件“学习通”APP疑似出现数据库窃取,被公开售卖的数据里包括姓名、性别、手机号、学校、学号等信息1亿7千万条,也一度造成舆论愤慨。
#
多次出现的个人信息窃取风波,早已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假如不加大保护,我们的隐私信息在互联网环境里无异于“裸奔”。这一方面须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网路平台搜集个人信息行为的初审和监管力度,另一方面也须要更有效的行业自律。
学信网上有太多中学生的隐私信息,任何组织或则个人不得以打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法侵犯别人的隐私权,这既是法律的明晰规定,也应该是所有人具备的常识与日常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法律的准绳之下,任何侵害别人隐私与信息安全的行为就会遭到惩治,行为严重者都会构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 #
此事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少学院生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在网上,有人提问“学信网密码给了他人有哪些危险吗”,居然有人回答“没有危险”,这也许对网路信息安全问题缺少清醒认识。包括学信码在内,好多网路帐号、密码和验证码,都直接关联敏感个人信息。一旦相关信息被不法分子借助,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前有个别年青人遗失了身分证或则交行卡河南高校通报学信网信息泄露,由于没有及时代办销户,致使不法分子借助其信息从事不法活动,给被害者带来了巨大麻烦。还有一些店家通过个别渠道把学院生的学信网信息弄到手,转手就借给其他公司,只为筹谋暴利,而不考虑中学生的利益。 #
对此,社会其实有治理的责任,年青人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信息安全保护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主保护原则。假如新乡师范大学这起风波中,出席调查问卷的中学生能及时看出“陷阱”,其实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隐私泄漏的风险。(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