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关键词SWOT分析职业规划职业调整大学生应用(2011-00

2022-12-2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 #

摘 要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

关键词 SWOT分析 职业规划 职业调整 大学生 应用 #

一、 SWOT分析简介

#

SWOT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大学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提出,他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将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分为内外两部分,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相对优()与劣势(),而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企业的战略制定就是要从组织目标出发,依据自身与环境的匹配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图1)。

#

有效的SWOT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

第一,明确目标原则。组织目标是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发展战略就如无源之水、无的放矢。但实际应用中,部分企业混淆了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关系,脱离目标进行SWOT战略分析,大大降低了SWOT分析法的针对性、有效性。 #

第二,相对性原则。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都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因组织发展目标的不同而异。以控制成本、降低风险为目标,则规模大、投资多元就是优势;而以快速创新、灵活应变为目标,则规模过大、投资过多就是劣势。

#

第三,动态性原则。组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随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而变。处于创新阶段的组织,规模小、机构精简就是优势,而一旦进入成熟阶段,过小的规模、过于简单的机构就成为劣势; #

第四,系统性原则。SWOT分析中的四个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制约,优势如果未与对应的机遇匹配,所制定的战略可能无法实现组织目标;而所谓的劣势如果与恰当的机会结合,却可能出现起死回生的转机。只有系统思考,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克服劣势、规避威胁,才能制定出最适合组织发展的战略。

#

二、 SWOT分析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

#

首先,无论是职业规划或是调整,都是围绕个体职业发展目标展开;其次,职业规划或调整最终都必须为个体提供明确的决策结果。就职业规划而言,就是要为个体提供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方法、步骤,使个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划。就职业调整而言,就是要为处在职业原高或困境中的个体提供如何摆脱逆境,向更高职业目标推进的调整措施,尽快脱离职业逆境困扰;再次,职业规划或调整必须考虑内外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能力、兴趣、个性、经历、目标、价值取向等,外部因素包括:行业前景、企业前途、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职业道路发展情况、职位竞争情况等;最后,职业规划或调整必须在考虑内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采取系统优化、综合配比的方法,最终制定出最适合个体职业发展的规划或策略。综上所述,SWOT分析可作为职业发展中职业规划或调整的有效工具。

#

三、SWOT分析在职业规划及调整中的实施

#

SWOT分析法在职业规划及调整中的实施流程如图2。

#

1.个体职业认知。明确的个体职业认知是运用SWOT分析制定职业规划及调整策略的前提。包括个体的自我及职业认知。其中自我认知包括能力、潜质、兴趣、个性、目标、价值取向等,可通过专门职业机构或所在组织的测评中心、橱窗分析、360度反馈等方法,充分了解个体职业特征与素质,尤其是充分挖掘“自己背后”的“我”。职业认知包括行业前景、企业前途、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职业道路情况、职位竞争情况等,可通过专门职业机构或所在组织的职业发展中心的职业咨询与职业信息,充分了解面临的职业环境。

#

2.明确职业目标。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实施职业策略SWOT分析的核心。职业目标作为职业策略SWOT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确定职业锚、职业范围、职业高度(成就),在此基础上根据职业认知的结果设定候选职业群,并收集候选职业群的行业特征、工作环境、能力条件、素质要求、职业个性,以确定SWOT分析的评判标准。若基于职业调整,则着重于产生职业高原的原因、候选职业群的组织文化、条件要求、发展前景与竞争情况等的分析。 #

3.SWOT分析。第一步,将候选职业群按职业、行业、岗位类型区分,并列出各细分候选职位的具体要求与特点; #

第二步,针对各候选职位的要求与特点,列出对应的SWOT矩阵,包括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威胁); #

第三步,为各子因素赋值。赋值时,内部因素主要根据候选职位的要求为基准,外部因素主要根据候选职位竞争程度和个体对候选职位环境的价值偏好为基准,优势、机遇为正值,劣势、威胁为负值;

#

第四步人力资源规划SWOT分析,根据个体职业目标、价值取向和发展阶段,为各候选职位赋予权重,并计算各候选职位策略得分; #

第五步,比较各候选职位策略得分,最终做出职业决策。决策模型如下:

#

Ci=ΣSij+ΣWij+ΣOij+ΣTij C=Max{r1*C1?ri*Ci}

#

其中:Ci为候选职位i的得分;Sij为候选职位i的第j项优势分值;Wij为候选职位i的第j项劣势分值;Oij为候选职位i的第j项机会分值;Tij为候选职位i的第j项威胁分值;ri为候选职位i的权重;C为取各候选职位分值与对应权重相乘后取极大值的最终决策。

#

4.实施与反馈。按照SWOT分析所得的职业决策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战略,包括短期策略与长期策略,并制定出实施计划。根据个体职业发展情况定期及时审视职业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并重新运用SWOT分析对发展战略做出适时调整。

#

四、提高SWOT分析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应用效益的建议

#

1.明确SWOT分析的应用重点。在职业规划与调整决策应用中,SWOT分析主要是帮助个体根据职业目标分析自身优、劣势以及环境中的机遇、挑战。

#

2.提高个体的参与度。SWOT分析要求个体明确地列出针对某个职业目标自身的优、劣势,而这其中有许多是关于个性、兴趣、价值取向等内隐信息,除非个体主动参与,否则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最终分析结果。 #

3.提高分析的系统性。SWOT分析作为职业发展决策辅助方法之一,其有效性有赖于职业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益。如个体的优、劣势就必须通过测评中心、橱窗分析、360度反馈等方法综合获取人力资源规划SWOT分析,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则须通过职业信息系统深入分析获得。另一方面,SWOT分析是基于某一时间点的静态分析方法,而职业生涯管理的动态性决定了不同职业阶段个体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环境都将有所变化,从而导致原有SWOT分析结果偏差。 #

4.加强基于组织角度的应用。职业策略SWOT分析的应用主要基于个体。组织也可充分发挥SWOT分析的效用,以提高招聘中的人职匹配与人组织匹配度、员工不同发展阶段职业发展辅助策略的针对性、职业通道设置与路径选择的有效性,从而使组织职业管理系统有效运作。 #

参考文献:

#

[1]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63-66. #

[2]廖泉文.职业生涯“三三三”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12-16. #

[3]刘天祥.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构成因素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9(2):63-69.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