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智能建造的理解和建筑工地的现状和担忧

最近一直在关注智能建造的问题。网上智能建造的信息很多,看到还有人说花钱就能买证。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不明白花钱买证的人什么心态。我考取的是建研院的智能建造证书,是自己参加学习,自己参加考试的。 #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建八局的员工。有8年的从业经历。八局做为中建集团营业额比较大的分局。领导也很关注智能建造,我是在局内部发文鼓励考智能建造师之后学习的。说下我对智能建造的理解、建筑工地现状和我报考后的学习过程
首先智能建造肯定是未来大的发展方向一级建造师买证,无论是以博智林为代表的研发建筑行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科技企业,还是融入智能大数据的建筑。大方向都是智能建造。 而且我也关注过住建部推动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其目的还是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现在都开始开放三胎了,但现在真养不起。我月薪15K左右,养俩孩子都费劲。再这么大的压力下,感觉生育率真的很难上去。我从业这几年,工地里基本都是45-60岁的中老年人,甚至有的65岁还在工地上工作、 年轻人基本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说出去没面子,不好找老婆。见过几个年轻人,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只能在工地工作。为的就是工地的收入。现在工地上的收入比电子厂之类的高很多。这是他们最看重的。但是从言语中也能听出他们对未来的迷茫。没学历,深一点的图纸都看不懂。在以后推行后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后,对学历技术要求更高,更想明白他们的出口。
以上是我对智能建造的理解和建筑工地现状的担忧。建筑工地的现状,所有的建筑同仁应该都深有体会。都是父母辈的人在从事重体力的劳动。很多施工也说现在工人越来越难招。下面进入正题,介绍下我是怎么报名学习智能建造的 #
八局9月份发恩建鼓励员工考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建研院认证中心)的智能建造师一级建造师买证,我是10月初报的名。虽然有鼓励考建研院认证中心的证书,但是我查了下,其他的还有其他单位的智能建造师,我总得对比一下。其他单位的比较便宜。3000多块钱。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拿证。建研院的比较贵6000多,还得学习,考试。我瞬间就明白为什么局里让考建研院认证中心的证书了。值钱的永远不是证书,而是证书背后的知识。虽然贵了一倍。最后权衡了一下,还是报考了建研院认证中心的证书。一是觉着正规、二是据招生的老师介绍,课程授课老师是北方工业大学的老师。听同事说,北工大是唯一一个把常规建筑模式和智能建造知识融合到一起的学校。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研院认证中心。以后人生路还长,学点知识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于是就交钱报名了 #
智能建造报名和我报BIM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很麻烦,需要我的学历、一建证书提交上去做备案,还得填写报名审核表让局里盖章。我们这盖章很麻烦,还得打申请才能盖。我甚至一度都想放弃了。 好在有红头文件,审批并不算慢。几天后就给盖了。 #
报名成功后,下一步就是学习。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智能建造概论、智能建造技术及创新研发应用、BIM技术及应用、建筑工业化、设计。合同管理等内容。关系项目前中后期的环节,看的出来,课程还是很用心的。我在报名的时候,招生老师就三令五申告诉我,一定要学习完所有课程,才能参加12月份的考试,所以我在每天下班后,还得再加班学习课程。尼玛,那几天天天休息不好。瞬间找到了高三时候学习的感觉。 但是刘占省老师讲的还是很不错的,深入浅出。很系统也很专业。11月份中旬我就把所有的课程学完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再有书籍或者老师课件的简介就好了
#
12月份,北方已经很冷了,工地上的工人比原来更辛苦,看着他们的手,想起自己远方的父母,感觉莫名的心酸……25-26号是智能建造的考试,考试分为理论和实务。考试需要人手持身份证进行比对,比对不通过没办法参加考试、 而且考试过程中视频还得一直对着面部。搞的像资格证考试一样。我在中间接个领导的电话,还被系统警告了。这次学东西总结就是比拿资格证简单,比其他证书都难。但是很有收获。通过本次学习,智能建造为建造行业指明了方向。
#
下一步就是证书发放, 疫情导致本来原定2月份发放的证书搁浅至4月月份下发。建研院认证中心也发布了公告。我打电话咨询了,确实是延迟了,那就等着吧。希望证书快点下来 #
最后给大家点建议,我有很多同事都参加过其他的培训。 大部分都是花钱买证。我一直不懂这样有什么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值钱的永远不是证书,而是证书背后的知识。很多同事都说培训行业乱。我也经常收到推销电话。但是这种“乱”,我们每个人都是背后的推手。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希望国家也肃清下培训行业,不要再存在花钱买证这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