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榜样|2022级“英才计划”班副班长——耿镇

为全面推进我校优良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河海学工在线”品牌专栏【河海榜样】,继续推出今年“钱正英教育科技基金”“严恺教育科技基金”“徐芝纶教育基金”获奖者学习先进事迹,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带动和激励广大同学,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
今天推出的是:《河海榜样 |专业排名第一,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等十项奖学金获得者、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耿镇》。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的优秀风采吧! #
个人简历
耿镇,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泰安人,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二班本科生。2022级“英才计划”班副班长,“1442工程”学员,曾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绩点排名1/92。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等10项;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等。主持/参与两项省级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第一作者1篇,共同一作1篇),其中A类论文2篇。申请公开发明专利4件(第一发明人1件)。
#
个人事迹
#
进入若水园,第一次面对图书馆门口的“艰苦朴素 实事求是 严格要求 勇于探索”十六字校训,算是他跟严恺老先生的初识。懵懂的他并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背后的深意。“三爱”活动后,他全面了解了河海校训和严恺先生的渊源,他也告诉自己,要时刻牢记老先生的教诲,领会校训精神,在河海大学学好扎实本领,不断求索。 #
自强不息,学无止境 #
入学后,河海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耿镇的心里种下了学无止境,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种子。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对知识的渴望,对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的着迷,凭着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大一上学期他就加入了物理创新实验室,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他快速地了解实验项目,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
挑战无时无刻的存在,大二是专业课程最多,难度最大的一年,而这一年他参与的科研项目需要推进,比赛需要完善作品,实验结果需要总结撰写论文,课程和科研的双重挑战让耿镇近乎崩溃,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图书馆门口的校训便会照亮他前进的道路,在他心底出现一道光,这让他坚信自己必定可以克服困难!梳理课程时间表工业工程专业排名,分解实验任务,调试作品装置,数据分析处理……每天排的满满的时间表,让他感到既充实又满足,也正是这样的节奏,让他学会了时间管理,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前进的脚步也变得更加坚定! #
心无旁骛,无问西东 #
耿镇经常说:“加入物理创新实验室,是进入大学做的最好的决定”。在那里,他跟随老师和学长学姐从项目的立项,到实验方案设计,平台搭建,实验记录数据处理一步一步走下来,不断学习和接触新的知识和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好的多学科交叉能力。陈秉岩、苏巍两位老师给与了他悉心的指导和培养,也给了他非常多的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了眼界。 #
三年来,他主持了一项校级创训项目并获优秀结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两项创训项目并顺利结项。撰写第一篇论文时,因为结构不清晰,英文表达不规范等等问题被数次拒稿。苏巍老师耐心地从语言表达到数据处理一项项地指导他修改完善,最终这篇文章被SCI期刊收录。这次经历为耿镇后面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他继续查阅更多的文献,总结学习更规范的英语表达,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投稿也顺利起来。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继续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共发表7篇SCI论文,2篇A类论文。这些素养和能力的锻炼的背后,记录着他“痛并快乐”的科研之路。他已经记不清睡过多少次实验室、和导师交流过多少次想法、改过多少次装置设计、去过多少次加工工厂。这些“痛苦”的经历都让他心中那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定不移。
#
肩负责任,勇于担当 #
他的脚步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在紧张的学习、科研之余,还担任社会工作,积极服务同学。从团委组织部干事,到副部长、部长,再到党支部副书记,耿镇一直恪尽职守,认真积极的完成机电院所有的团员资料的整理、信息的核对、评议表审核,党支部党员档案资料统计收集整理,多次组织团日、党日活动等等事务工作。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始终坚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自强不息,不断学习,从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探索,永远追求进步是他的信条工业工程专业排名,每一次的选择和挑战都让他更加成熟,坚定地迈出每一步,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素材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 耿镇
图文编辑 | 明睿 #
审核 |王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