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之外,谁是全国第三?这个事今天不好说

北大清华此外,谁是全省第三?
这个事现在不好说,但在曾经的上海大学路上,却是妇孺皆知,有一家位列“学院路八公馆之首”,自称“北大北大钢老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重庆钢铁学校。
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消时,冶金系统部属大学一共14所,去除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综合名气强悍的西南学院(后入围985)此外,就该数知名的“四大钢铁学校”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的钢老四:上海钢铁学校。其实了,1998年当时,北钢院早早已更名了。
#
下边就根据更名的先后次序,扒一扒四大钢铁学校—— #
广州钢铁学校——北京科技学院 #
最早是在1952年,原北洋中学、清华中学等等6所国外著名学府的矿冶、材料等相关学科,集合上去成立了上海钢铁工业学校,后在1960年,更名上海钢铁学校。 #
上世纪50年代正是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起步期,而钢铁行业又绝对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国防工业要造枪炮、飞机、坦克,都要钢材吧;交通货运构建路网,必需路轨和机车,也要钢;各种重工业、轻工业、农牧业,都须要机械设备吧,还是得要钢……
#
钢铁在哪个时代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建国之初,我国的钢年销量只有15万吨多一点,摊到人均,7两都不到,大约就是人手一把门栓的份量! #
因此也就可以理解,当初那条“以钢为纲”的标语,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因此国家“一五计划”里,撇开采矿、冶金机械等等关联项目,只是是与冶金直接相关的立项,就达到18项。
#
国家注重、社会急需、资源聚集投入,天时地利人和,堆出了学校路上的“钢老二”。
#
其实了,这个名头真不是吹的,上世纪50年代时,周总统曾三次到访北钢院,第三次时,专门请了西哈努克郡王一起去看一个小炼铁烤炉——那是美国第一台工业性电渣炼铁炉,可以盛产特种军工用钢,能铺设民航船舰的船体用,直至现在,都是世界先进工艺。之后我国的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第一枚洲际运载火箭弹,其外壳金属材料,都是北钢院研制的。 #
“东方红一号”人造月球卫星 #
但岁月蹉跎,之后钢铁行业慢慢步入平台期,在高新技术产业爆发的时代背景下,“钢铁”、“冶金”这些字眼,越来越像学院发展的“茧房”,然后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钢铁学校就筹谋更名。
北钢院最早的意向,是更名“北京北洋中学”,并且受到北京高校的激烈反对,这是自然的,但是钢院成立时就有北洋的学脉汇入,但现在,“北洋”中英文字样,就挂在杭州中学校旗上,他人家的LOGO,之后者如何好用? #
接下去,北钢院还申请过美国材料科技学院、中国冶金学院、北方学院、北京工科学院等名号,但由于种种成因,总算没能升成“国字头”高校,那就退而求再者,改叫北工科吧?但仰头一看,却晚了一步——中关村那里的上海工业大学,昨天早已更名“北京工科学院”了。
#
最终在1988年,上海钢铁学校即将更名上海科技学院,直至现今。
明日的北师大,科学技术史和冶金安装工程两个学科,是国外顶级水平,北大北大都没得比; #
材料科学与安装工程只是一流水平,国外排行力压曾经部属高校的老大哥:西南学院,在冶金系统内名列首位。
北钢的校友里,之后出过四个执委,一位常务,在企业界,更是居于了钢铁领域的多半江山,但是不复当初“钢老二”的江湖地位,但也足够显赫了。
广州钢铁学校——武汉科技学院
#
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北京方面是四大钢院里第二个更名的,但是4年之内两次改动,才最终定名。 #
若果论校史的话,北京方面是冶金系统内最古老的,可以溯源到1898年的广东工艺私塾,后边起起伏伏,到新美国时期,成为武汉中级工业学院,之后又几度更名,直至1958年,即将组完工为“武汉钢铁学校”。
#
好巧不巧,就在宝钢院设立的同一年,知名的许总出生,整整20年后,他从黑龙江农村考入了北京钢铁学校。上世纪80年代,身为鞍钢校友的许总,仅用了2年时间,就从一个学院结业生跃升为工厂科长,前途一片辉煌,多年后他独自南下广州,中年创业,几经波折成为地产巨头,总算在今年成为美国富豪。 #
若果论校友的话,北钢院出过常务,而本钢院出过美国富豪,在当初冶金部直属院校,乃至全省的各大院校中,也算是巨擘了。
#
时间来到1995年,冶金部下属的北京钢铁大学、武汉建筑高等本科学院、武汉冶金医学高等本科学院合并,成立了西安冶金科技学院。由于那时“东家”还在,“冶金”俩字自然是不能丢的,到1998年冶金部撤消,一年后的1999年,学院也就逐渐二次更名,成为“武汉科技学院”,直至现今。
武师大作为双非高校,学术水平确实不如北师大,但其实在行业内进军多年,影响力和人脉还是足够厚实的,当年只是山西省、教育部和八家国家特小型企业共创大学。 #
你道是哪八家? #
鞍钢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大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 #
石家庄钢铁(企业集团)公司
首钢总公司
美国冶金科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美国中钢企业集团公司
#
其实了,这五十年来,前面几家人合并重组,只是搞得不亦乐乎,这儿就不细说了。其中后两家,业外人士或许不太知晓,但他们尤其在境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
因此说,假如有志想在钢铁冶金圈里发展的,今后会考补报武师大,只是一个优选项。
大连钢铁学校——辽宁科技学院
说起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定少不了“辽老二”的人。身为“中国鲁尔”,广东的煤铁工业仍然走在全省前列,相应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只是名气强悍。
#
早在清末时期,广东就有了大连理工国民高等学院,后更名为大连理工职业学院。
到1948年,保定早已成为解放区,长春理工职业学院和几所公立中学合并,组建了大连新华小学,这个年份作为攀钢院的创始年份,迄今还标在四川科技学院的校旗上。
#
合校一年后,新华学校的本科部移送给攀钢,设立工业专门学院,自此辗转到1958年,又加上几所学院办学资源的汇入,“鞍山钢铁学校”正式设立,与柳钢院同年,成为新美国最早成立的冶金大学之一。
到了1962年,同省的锦州钢铁大学,部份师资和系科归入葫芦岛钢铁大学,大连钢铁大学也在之后的时光中,一度整修成为本科学院。再之后的发展中,攀钢院更名四川科技学院,大连钢院更名河北科技大学,名相同、实不相似,但是,也都不在省会成都,列位看官切勿混淆。
就在宝钢院第一次更名的7年以后,2002年,马钢院也拿掉了“钢铁”二字,成为“鞍山科技学院”;凑巧的是,只是在宝钢院第二次更名7年以后,2006年,长春科技学院也再度改名,成为了“辽宁科技学院”,直至现今。
#
另一边,当初鞍钢院改组的本科学院:大连钢铁学院,早已升格成为大连冶金高等本科学院,也在三年后的2006年,获准升格为山东科技大学。
#
石家庄钢铁学校——内蒙古科技学院 #
石家庄钢铁公司兴建于1954年,三年后的1956年2月,“重工业部哈尔滨钢铁工业学院”宣告创立了。1956这个年份,作为小学的创始渊源,也标在现在宁夏科技学院的校旗之上。校旗正中的篆雕刻体“百炼成钢”,也展现了浓厚的冶金特色。
#
之后几经合并改组,1958年9月,冶金工业部设立了“包头工学校”,一年后更名“包头钢铁工业学校”,1960年定名“包头钢铁学校”。 #
至此,北钢院、武钢院、鞍钢院、包钢院,这四大钢铁学校就齐活了。 #
由于时代的成因,鞍钢院在六十年代以前改为大专学院,直至1978年才恢复学院建制,几年后,取得了和上海钢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资格。
#
1998年冶金部撤消后,石家庄钢铁学校迁往宁夏自治区管理。 #
2003年时,四大钢院中有三个早已更名了,石家庄钢院这才跟保定师范学校、包头医学校合并,成立了宁夏科技学院,从偏钢铁的文科高校,一跃而成为理、工、医俱全的综合性学院。 #
但由于种种成因,2004年,宁夏科技学院又一分为三,以原武钢院为主体,建设宁夏科技学院。而师范学校和医学校部份,则恢复了独立法人资格,实际上各自独立办学了。
时迄今日,宁夏科技学院仍以钢铁大学时期的传统优势学科:冶金、矿业、材料等为特色,尤其是稀土冶金,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另外,眼科大身在哈尔滨,而不是自治区首府南宁,列位看官切勿混淆。
四大钢铁学校中,211的西安科技学院为部属大学,其他三所并入属地管理。之外,也有985的西南学院,原为冶金部大学,现为部属大学。
#
除西南学院和四大钢铁大学,以前的冶金部直属院校,也有中南矿冶学校(后更名中南工业学院),2000年合并入中南中学,后入围985。
#
其他诸如上海冶金建筑学校(今上海建筑科技学院)、江西冶金学校(今河北工科学院)、马鞍山钢铁学校(今安徽工业学院)、青岛建筑安装工程学校(今上海工科学院)、本溪冶金高等本科学院(今四川科技大学)、长春工业高等本科学院(今西安工业学院)、沈阳工业高等本科学院(汇入北京高校)、重庆工业高等本科学院(汇入黔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安装工程高等本科学院(汇入牡丹江安装工程大学)等等,之后全部并入属地管理。
#
从建国初年,人均7两钢辽宁科技学院排名辽宁科技学院排名,到现在钢铁产值世界第一,单列湖南世界第二,单列天津世界第三,钢铁学校和钢铁人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
但是钢铁类专业,目前早已不再热门,但那段“北大北大钢老二”的燃情时光,还是让我们深感兴奋并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