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李玫瑾: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结业于中国人民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
#
常年从事犯罪心理和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尽调查,由此提出防治犯罪要未曾成年人教育抓起。
一、人物经历 #
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学院哲学系犯罪心理学研究生,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学院任教。 #
二、人物成就
#
常年从事犯罪心理和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生,兼任过公安学院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后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警司。 #
三、研究领域 #
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防治;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
研究特长:犯罪心理剖析及画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防治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
四、社会职务
中国中学生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
五、学术研究
#
课题研究
#
1987年参与国家哲学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 #
199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 #
1997年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学院校级项目《犯罪心理研究》 #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整治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
1999年主持公安部局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
2000年出席全省科协《反对与阻止家庭暴力》项目 #
2000-2001年承当中国人民公安学院与美国领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与被害保护》等。 #
2001年主持公安学院引才项目《犯罪侦查与心理画像》。
学术成果 #
犯罪心理专业
#
出版《犯罪心理学》专著(1999) #
发表研究报告与论文《系列强奸案犯罪心理剖析》;《侦察中的思维障碍及其排除》;《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刑事侦察中的犯罪动机剖析》;《现代执勤警员素养》;《报复犯罪的心理剖析》;《警察违规暴力心理缘由剖析》等。 #
中学生犯罪研究
#
发表学术论文《家庭在中学生人格教育和违规犯罪防治中的作用》;《少年民事司法制度刍议》;《犯罪防治的新思路与实践——英国述评》;《关注中学生犯罪就是关注我们的今天》等。
#
犯罪学研究
发表论文《有组织犯罪及黑社会问题探讨》;《日本城市犯罪防治研究述评》;《德国入室抢劫犯罪与防治研究》;《对我国犯罪学研究规范化思索》;《警察在反对和阻止家庭暴力中的职能与作用》等。 #
刊物网文献 #
1、《黄勇变态人格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大学报
#
2、《马加爵犯罪心理剖析》中国人民公安学院 #
3、《反社会人格引起的严重暴力犯罪——对张君犯罪心理的分析》河南公安高等本科校区学报 #
4、《痴迷“法*功”者的心理根源》人民公安
5、《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学研究》公安教育 #
6、《犯罪防治的新思路与实践——英国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学院学报
六、媒体报导 #
1、为犯人心理画像: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
2、为犯罪心理画像北方假期 #
3、专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
4、“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心理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