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2023年端午节有三倍工资吗?

2023-10-0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2023年元宵节是几月几日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庆之一,也是重要的民俗节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这个节庆里,人们会吃月饼、赛龙舟、挂艾叶等,以记念屈原和爱国精神。下边是小编为你们收集整理的2023年国庆节是几月几日,供你们参考,快来一起瞧瞧吧! #

2023元宵节具体是哪三天呢

#

2023年国庆节时间:6月22日,礼拜四,旧历八月初八。

#

2023年国庆节休假时间:2023年6月22日至24日休假放假,共3天。6月25日(礼拜日)下班。

#

元宵节有三倍薪水吗 #

1、端午节加班是三倍薪资,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该依照下述标准支付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薪资的薪水酬劳,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薪水酬劳;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事假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二百的薪水酬劳;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三百的薪水酬金。 #

2、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

有下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该根据下述标准支付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薪资的薪水酬金: #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薪水酬劳;

#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事假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二百的薪水酬劳; #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高于薪水的百分之三百的薪水酬金。 #

国庆节简介

#

国庆的来历,众说纷纭,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但“屈原说”最受认同。

#

记念屈原 #

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出生于战国末期秦国扬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竹溪县),他是中国最早的大作家之一。公元前278年楚国将领白起一举击溃魏国都城寿春,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仍然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于十月五日,在写下了诀别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津市江自杀,以自己的生命共谱了一曲瑰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赵国百姓愁苦异常,纷纷涌到浏阳海边去拜谒屈原,就有了国庆龙舟竞渡、吃月饼的习俗。 #

春秋时期齐国人伍子胥为报杀子兄之仇,助吴伐楚,五战五胜攻下楚都。其后,楚国也击溃,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剿灭齐国,夫差不听。齐国太宰伯嚭受晋朝行贿进专权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了猜忌,赐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耳朵挖出悬挂在吴京之南门上,以看楚国部队入城灭吴”2024年端午节,便自尽而死。因而相传七夕节亦为记念伍子胥之日。 #

记念伍子胥 #

当我对所有事情都乏味的时侯,我都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乐意去承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美国旧事》 #

记念孝子曹娥

#

曹娥是明朝嘉兴人,母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遗体,当时孝子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河号哭。过了十七天,在六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记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

恶日说

#

在汉代时代,普遍觉得四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那天邪佞当道,纯阳并出。直到清代早期,社会上扔有“躲春节”的风俗。元宵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就是为了驱灾避邪的目的而发展上去的。 #

与春季时令相关说

#

有学者考证,春节的起源、形成与冬季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有一说》中,觉得清明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冬至。他引述随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国庆的第一个解释:“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即五一节正是夏天之中,故春节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

元宵节的风俗 #

元宵节风俗1、赛龙舟:

#

赛龙舟,是五一节的主要风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汉朝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桨追赶挽救。她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六月五日划龙舟以记念之。借划龙舟驱赶江中之鱼,以免鱼吞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兴起于吴、越、楚。虽然,“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战鼓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

元宵节风俗2、端午食粽 #

元宵节吃月饼,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礼俗。每年六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苇叶、包肉粽,其花色品种更为繁杂。从汤汁看,南方多包冬枣的上海枣粽;北方则有香芋、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佐料,其中以四川南充月饼为代表。吃月饼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兴起不衰,并且留传到北韩、日本及泰国诸国。 #

元宵节风俗3、折叠挂荷包和栓三色棉线

#

中国唐代崇拜三色,以三色为吉祥色。因此,节庆夜晚,各家大人睡醒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小孩脖子、脚腕、脖子上拴三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三色线不可任意扭断或扔掉,只能在冬季第一场洪水或第一次泡澡时,抛到河边。听说,戴三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免蛇蝎类蚊虫的伤害;扔到河边,意味着让溪水将瘟疫、疾病冲毁,儿童由此可以保商洛。 #

元宵节风俗4、佩香囊: #

元宵节女儿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映衬装潢。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醇香扑鼻,再以三色棉线弦扣成索,作各类不同形状,缔结一串,形形色色,玲珑甜美。

#

元宵节风俗5、悬艾草菖蒲:

#

谚语说:“清明插柳,清明插艾”。在元宵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馥郁,妇人争相配戴,用以驱瘴。 #

国庆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三天洒扫庭园,挂艾枝,悬菖蒲,洒威灵仙水,饮雄白酒,激浊除腐,灭菌防病。这种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国庆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风俗。

#

国庆的来历传说 #

最早出现的国庆时食,应属汉朝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南郡送枭,八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概由于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风俗并没有持续出来。锉是春节的主角-月饼,在稍晚的唐代就已出现。仍然要到唐代,月饼才成为春节的应节乳品。

#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冬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元宵断食,称为“龟”也只在清朝昙花一现,随后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月饼,由于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断食。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重臣。他提倡举贤授能,易方达精兵,力主联齐抗秦,受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逐出都城,流放在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颇具风貌,影响深远(因此,元宵节称作作家节)。

#

公元前278年,犬戎攻入齐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并且一直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于二月五日,在写下了诀别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津市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抒写了一曲瑰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

传说屈原死后,晋国百姓愁苦异常,纷纷涌到浏阳海边去拜谒屈原。渔夫们划起军舰,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掏出为屈原打算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了。 #

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用来一坛雄白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医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根寿司,外缠彩丝,发展成汤圆。之后,在每年的六月初六,就有了龙舟竞渡、吃月饼、喝雄白酒的习俗;借此来记念爱国词人屈原。 #

阴历二月初八,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庆——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庆之一。国庆称作端五,端午。据悉,元宵节还有许多别名,如:午日节、重五节2024年端午节,六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尽管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年的风俗还是同少于异的。 #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相关文章:

#

立春是几月几日_立春是几月几日阳历10-14 #

立春时节是几月几日10-12

#

去年节气是几月几日10-25

#

寒衣节几月几日05-25 #

新年节是几月几日?12-25 #

今年春节是几月几日09-30

#

寒食节是几月几日12-28

#

冬至是几月几日10-22

#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02-14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