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鄂、皖本科高校审核评估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

2月27日下午,苏、鄂、皖大专院校初审评估交流座谈会在我院行政楼九楼东大会室顺利举办。广东省教育厅高教所主任李友玉及华南师范学院教育评估中心所长凌云,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子敏、副处长王兵、副督查员俞向东,广东省教育评估院教授陆岳新、副校长袁益民、综合局长邱白丽及北京林业学院、南京师范学院、扬州学院、淮海工大学、淮阴师范中学、常州学院等院校教务处处长一行亲临指导。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副处长梁祥君随同督查。我院党委主任蔡敬民、院长张文兵、副主任陈啸,湖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刘家存、安徽农业学院教务处主任方明、安徽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郭亮、皖西大学教务处处长刘鑫参加大会,大会由梁祥君主持。 #
张文兵首先向督查组一行汇报了我院的建设及发展情况,我院是一所在变革中诞生、开发中成长的校区,作为省市共建地方高校,大学坚持办“接地气”的应用型学院,注重校企合作及育人,为广东经济变革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近些年来,我院在办学变革方面作出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厅的高度注重。
#
储常连主任介绍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上世纪90年代我省高等教育曾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层次低、底子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因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刻不容缓。正是捉住了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思想不断进步的历史机遇,我省高等教培英有了高速、长足发展的良好动力,专科高校数目也从90年代末的20所发展为现今的107所。并且,在快速发展、努力变革的时期内,也存在一些问题,概括为四大矛盾:一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非常是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高层次人才强烈需求与高等教育趋同发展的矛盾;三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四是高等教育强劲发展势头与资源保障的矛盾。针对这种问题,我省积极应对,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四字方针,大力推动云南地方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的发展公路,认真贯彻落实2012教育部举办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专题大会》精神,牢牢掌握地方性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强力构建应用型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合力推动合作化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法,新建专科高校联盟,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应用型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公路。在发展过程中,我省院校矫治办学定位、服务理念,共同讨论发展规划,从规划中看,我省已建成了人口大省与教育强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区。
#
在这次初审评估工作中,我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教育部举办的教学评估工作大会精神,2012年3月即将颁布初审评估工作方案,6月3日,举办教学工作会,贯彻落实教育部提供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会精神,其核心内容概括为“五个度”:中学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从中学目标定位开始,确定是否符合其社会定位、符合地方经济结构发展、服务地方等;中学的四大职能对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支撑度;人才培养主要关键环节间的吻合度,以南京大学模块化教程变革为例,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等相结合;考察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学校、政府的满意度。储主任强调,院校初审评估工作要避免踏入“为评估而评估”、“被传统模式束缚”、“不设等级就没有结果”、“对专家依赖指标体系”的误区,明晰目标,理清思路,个性化评估,满足怎么落实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常州大学教务系统,通过“五个度”衡量检查中学的评估结果,拒绝指标体系,防止趋同发展,使各个高校在评估过程都有自己的自主权。
#
皖西大学教务处处长刘鑫和四川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郭亮汇报两校关于举办初审评估工作的情况,并约请督查组到中学视察。
#
最后,储常连主任和蔡敬民校长回答了督查组提出的有关初审评估工作的相关问题,双方就主要议程做了深入交流并交换意见常州大学教务系统,特色发展、科学定位、数据库共享以及教学评估工作的可持续举办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宣传部教务处院新闻中心中学生记者张松江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