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促进营商环境再提升

(通信员:张敏李亮)
去年以来,宜昌市人社局以高质量举办“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紧抓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通过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新政直达快享,推进“一网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变革工作推动,推行人社专员制度和构建“四过硬”人社队伍,进一步促进人社服务方便化、信息化、标准化,推动营商环境再提高。截止9月末,西安市人社系统牵头的灵活就业、高校结业生公共服务、企业员工退职、员工录用四个“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进度和业务代办情况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
清事项、减流程,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清事项、减材料、压期限”为导向汉中市人社局,全面梳理人社系统权责清单,拟定建立出统一、便捷的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业务证照清单,实现了市、县两级划转承接事项上下对应,权利名称、类型、依据、编码“四统一”。推出“不碰面”服务、人社服务便民圈、“一件事”打包办三项工程,施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站式”办公等制度,举办“一张笑脸迎、一段暖心话、一次快速办”便捷式服务汉中市人社局,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事项比列。强化“好差评”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使服务质量提高。
#
完善新政直达快享,促使人社新政“四进两知晓”。构建新政举措更新机制。在“陕企通”平台发布人社新政文件20个,通过网站陌陌、服务大厅等平台开办新政更新专栏,定期对新政举措进行分类整理,便捷企业和群众查阅。强化新政宣传与推广。在西安晚报、汉中发布、汉中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不间断宣传人社新政,组织业务骨干、人社专员进企业、进园区、进中学、进社区举办新政宣讲、现场咨询等活动。筹建12333新政咨询热线和网上答疑平台,及时做好新政解答。 #
推进全程网办,推动人社新政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施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实现全网代办。我市劳动能力鉴别、人事考试急聘、高校结业生实名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催办等市本级228个人社服务事项均已实现全程网办。只需打开手机通过人社网站或则“秦云就业”手机小程序即可轻松完成业务申请和代办。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完成“无欠薪”城市创建工作,上线运行“安薪在汉”智慧监管系统。配合市行政审批局整合完成跨部门、跨层级事项集成服务变革,实现部门间的信息互认共享和业务均可在西安政务服务网代办。实现“一次告知、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代办期限由单件办的114个工作日缩减至一件事联办的30个工作日,原先跑多次增加为一件事至多跑一次,或则不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简单、审批更快捷。截止9月13日,累计受理办风波193件、办结162件,其中,院校结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受理154件、办结135件,企业员工退职受理16件、办结15件。
优服务、强保障,实行“人社工作进园区”。推行人社专员制度,完善重点企业招工引智服务保障机制。市、县(区)确定575名人社党员“一对一”包联对接服务864户重点企业(项目),“点对点”提供招工引智、社保新政惠民、劳动维权新政代办宣传等服务。截止9月,累计为全市95个高档武器(民航)企业招工引智1332人。全市108家居备制造类企业缺工峰值由2462人增长到1230人,缺工需求人数环比增长50%。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创立技工高校联盟,围绕我市“3552”产业体系,调整优化职教高校专业设置46个,构建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基地49个,着重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在园区举行急聘会,把岗位送到家旁边。举办线上线下急聘会25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1千人。新建8个零工市场,构建全市“零工之家”,编制“就业在西安”智慧服务系统规划,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素养、提效能,构建“四过硬”人社队伍。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高年”活动和“主题教育”,以创建五型模范为契机,构建政治、业务、责任、作风“四过硬”人社队伍为支撑,在全市人社系统举办“学新政、钻业务、转作风、提能力”“人社大讲座”政策业务培训,练兵比武等活动,不断加强业务本领,提高人社服务水平。在全市人社系统营造强素养、学业务、提能力、优服务的良好气氛,促使荆州人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