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思考,财务部应该算明白哪几个账?

这三天“触景”思考,财务部应当算明白哪几个账?
其实财务的同事说:不就是三张表吗?这个说话的同学,应当是小同学。 #
其实又有财务的同事说:不仅三张报表,还有内部管理报表的。这个说话的同学,应当是早已迈入思索和沉淀阶段之路的财务人,但还不算是老到。
#
这么哪些段位算老到呢?明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
首先,问两个问题,基于答案我们来说细节。 #
第一个问题,国企老总在乎哪些?
第二个问题财务数字标准写法,财务是否算得上画句号的部门?
答案就不公布了,公布了就是屁话。我们节省按键的锈蚀度来说题外话。
在老吴看来,财务应当是公司对数字最敏感的部门,这么如何算对数字敏感呢? #
还是通过“假如”来列示吧,你们对号入座,瞧瞧作为财务人的自己是否做到了,瞧瞧作为高管甚至老总的自己是否应当培养自己的财务往这个方向走。 #
如果1: #
不论是外部财务报表还是内部管理报表,你能说出每位数字背后的来龙去脉、构成以及逐月动态的走势吗? #
假如可以,能说出你怎么按照这个数字来衡量风险的吗? #
如果2: #
能够通过搭建数据构架,达成两个实现? #
第一个实现,每位项目的完全成本构成下的项目损益列示,但是全项目核算下的合计数等于公司整体收益; #
第二个实现财务数字标准写法,按照第一个来做后期收益和现金流的预测数据;
#
要记得,国企啊,没有现金就没有今天,没有收益就没有未来! #
如果3:
能够基于你把握的财务数据,叠加能把握的营运数据,参与设计一套绩效方案,这儿的绩效是包括激励的,让激励剌激赋能的过程实现,让激励成为杠杆?
所谓杠杆,就是有回报的企业激励投入,职工赚多的钱,公司赚大钱?
能够实现职工的薪资结构从A大B小,逐渐转变为A小B大,最终实现A+B+C的模式?
#
如果4:
能够基于上述如果内容,告诉老总什么资源的投入效率高,而什么低,甚至什么不应当去投? #
如果5: #
能够针对职工的培养成本,通过数据参与人才盘点、规划设计,改变企业的用工从雇用模式转变为合伙人模式?
#
通过合伙人模式实现啥,这个可以去百度一下,假若不用百度就明白,我当然不说你也懂的。 #
明天的内容,最后做两个说明,一个是字数应当是最少的一篇,第二个说明是5个如果,重量和重要层级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倘若实现了4的内容,修练方向应当快到了真正“财务”这两个字的内涵了,若果到了5,离财务牧师就不远了。 #
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