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码科技: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改造如何了?

中国建行保险报网讯【记者苏洁】 #
保险中介作为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也在改革中筹谋发展。
首先,数字化之变。2023年1月,银银监会印发《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从信息化整治、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安全机制、分支机构管理等方面对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提出要求。时过一年半,保险中介信息化改建怎么了?
力码科技联合创始人马经纬表示,保险中介机构是链接保险产品和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整个保险生态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介机构信息化变革的逐步加快,一方面改变了用户传统的“触险”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工具,多维度挖掘和剖析用户行为、准确预测潜在需求、进而实现精准的营销;另一方面,中介机构合规经营水平、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升级,为保险业务与信息技术更深层次的融合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因而带来营销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竞争模式的深度改革。“中介行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行业发展渐趋进入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的阶段”。
马经纬介绍,以力码科技为例,力码科技的成长贯串了保险业数字化的演化历程。随着行业从高速下降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托常年以来的数据积累和对整个保险行业及其上下游价值链、底层技术构架有着深厚的认知与了解,力码科技积极布局保险新基建,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实现保险业务全流程的模块化、标准化,满足复杂的前台业务场景须要,进而提高保险中介机构的展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
其次,模式之变。近些年来,多地发布对于发展管理型保险中介的有关新政,透漏哪些讯号?马经纬表示,管理型保险中介是保险中介机构高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在于专业分工,系统互补,发挥高水平中介机构在产品推广、销售服务、数据采集剖析等领域的优势,符合并进一步加强保险行业产销分离的趋势,对于推动行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管理型保险中介的发展须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能力优先以及合规为本的原则,既依赖于保险中介机构的综合发展水平(业务能力、系统能力、数据能力等)保险中介信息监管系统,也会遭到所在区域保险市场成熟与否(保险业务从业人员的以及保险用户的保险知识、风控意识)的阻碍,其影响常常存在着一体两面的情况:配套发展到位,监管有序,则有利于中小中介机构的管控,同时帮助解决部份(中小)保险公司阶段性发展困局;反之则会出现恶意欺诈、骗保骗赔、违规套利等风险集聚情况,不利于监管机构的管理,造成保险市场的无序。”马经纬说。 #
最后,数目之变。截止2023年底,全省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69家,环比降低19家;截止2023年底,全省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39家,环比降低30家;截止202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261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为什么保险中介数目不增反降?马经纬表示,随着监管趋严、准入门槛提升,部份中小保险中介机构合规经营水平低、风险防范能力差等缺陷逐渐曝露,加之其传统业务能力(人海战术)在互联网模式冲击下的快速下降,面临“合规+业务”的双重压力,造成好多保险中介机构被淘汰或整合。可以预见保险中介信息监管系统,随着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险中介行业分化发展将日趋显著。
#
谈及未来保险中介发展,马经纬表示,从用户端来看,未来保险中介行业集中度上升,背部效应凸显。保险中介机构将日趋专业化、精细化,进一步提质增效。具体来看,一方面保险代理人拓客展业的效率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将拓展更多符合顾客利益的投资理财、养老金规划等业务需求,实现代理人队伍的专业化变革。从机构端来看,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和用户数据的积累,保险中介机构可能在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承当更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