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胜大咖)太极驾到,遇见你——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

於世成:法学博士,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中国海民法商会副主席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国际航运仲裁院专家委员会书记。英国莱顿学院和法国伊拉斯姆斯学院中级访问学者。 #
蒋正雄:法学硕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海私法教研室组长、法律系院长、交通运输大学副教授、法大学教授,担任中国海民法商会理事。德国斯图加特学院访问学者。
胡正良: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海事学院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书记,西班牙科尔多瓦学院中级访问学者,出席《海民法》《港口法》《航运法》等的起草和联合国《鹿特丹规则》的制订。中国海事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海民法商会常务理事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曹艳春: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地委委员。撰写专著及教材20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省局级项目16项,10余项获得省市级以上的奖励。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留学。担任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沈秋明:法学硕士,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海事学院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书记,担任北京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新政与法律研究所常务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法律咨询专家库专家、中国海事仲裁委/重庆仲裁委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等。 #
徐国平: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日本杜兰学院海民法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加洲学院纽约校区法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船舶污染法和海上保险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中国海私法商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使委员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海损理算和海事服务专家等。著有《船舶污染损害赔付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并于《法学评论》等杂志发表海上保险法和船舶污染法论文数篇。 #
陈芳:法学博士,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自2012年来在《法学》《法学评论》《中国海私法研究》等CSSCI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并主持省厅级、校级课题多项,主讲的票据法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级一流专科课程、上海市科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宋旭明:院士,民私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多伦多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庭特聘院士、中国(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法律咨询专家库专家、临港新片区理论宣讲团成员、上海海事学院法律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民法学、土地法学、卫生法学、罗马法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市哲社项目及市建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等多项,在《法学评论》《管理世界》等刊发表论文50多篇,为本硕博中学生讲授《民法概论》《合同法》《民法研究前沿》等课程,培养研究生百余人。曾获天津海事学院“罗煌枫博士奖”“刘浩清优秀班主任奖”“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示范岗”“‘师德标兵’暨‘我心里的好老师’提名奖”等奖项。
#
王铁雄: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大学民民法学科带头人。系华北政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大学法学所法学博士后,法国科隆学院访问学者。目前为全省外国法治史学术峰会理事、海洋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在相关研究领域,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通常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并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省局级课题3项;在《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先后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等奖项。 #
吴鹏飞: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谢菲尔德学院法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儿童权力、儿童福利、社会法研究。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峰会》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7篇论文被《人大打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中学工科学术文摘》转载或转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司法部等多项省局级项目,并有1项成果获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郭冉:法学博士,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里士满-纽约大学中俄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07-2008)、英国剑桥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23-2023)、上海市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私法、国际海洋法、国际核安全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子课题1项、省局级项目4项、局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省局级项目4项。已出版著作1部、教材2部,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曾入选北京海事学院科技项目奖、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峰会论文银奖、中国海洋法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全国学院生学术英文风采展示比赛优秀指导班主任等奖项。 #
邓刚宏: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行政法学会理事,北京市乳品药品安全研究会董事;广州市立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乳品安全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法学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上海市院校智库项目等各种课题十余项。先后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刊30篇,代表性论文:1.《我国行政诉讼诉判关系的新认识》,《中国法学》2012年第5期。2.《论我国行政诉讼功能模式及其理论价值》,《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3.《食品安全阳光下运行的法律逻辑及其保障机制——以消费者知情权为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构建乳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法制逻辑与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曾加:法学博士后,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公法,纠纷解决机制、自贸区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多次赴日本、西班牙、墨西哥和台湾地区的法大学或法学研究机构访学。担任中国国际公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欧共体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理事。兼职律师,并兼任多家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在权威、核心等各种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著作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级、省厅级及其他各种课题近二十项。多次应邀在国外外学术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
胡文涛:法学博士,院长,北京高院特聘院士,中国民主建议会会员。先后于上海学院、中国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早稻田学院访问学者,曾任职于华中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民法学,主持和出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省局级项目多项。在《中国法学》《法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国外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入选广州海事学院和北京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
张先贵:法学博士,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京都学院访问学者(2023-2023)。主要从事私法、物权法、合同法、自然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教学与研究。已在《人民晚报(内参)》《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东方法学》等杂志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5篇文章被人大法学类打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独立主持司法部、上海哲社办等省局级科研项目5项。入围北京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2023)、入选广州市法学学术人才活跃度100强(2023)。科研成果曾先后获中国法学家峰会、中国法学青年峰会5项局级奖励及省局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
王慧: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法、经济法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剑桥学院、加州学院伯克利校区、芝加哥学院、圣塔克拉拉学院、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学院等校研修,在《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法学》等刊发文百余篇,在法律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五部,主持国家级、省局级课题5项,全程参与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际船运细则》的修订工作,荣获北京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首届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上海涉外法律人才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