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成立垃圾分类学院(研究院)推进生活垃圾治理

为高水平推动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杭州、金华、台州等地积极探求,创新创立垃圾分类大学(研究院),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完善、项目成果转化和教育培训普及提供强力支撑。 #
广州市
2023年9月浙江十大垃圾学院,广州市揭牌创立垃圾分类大学,同时创立鄞县、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10大垃圾分类大学分院,促使上海市各辖区垃圾分类工作。
#
政校合作,凝聚攻坚合力。垃圾分类大学由上海综合行政执法局与上海广播电视学院合作共建,是集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宣传企划、理论研究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市分类指导中心副院长担任主任,负责指导日常工作举办,广州广播电视学院创立垃圾分类课研组、执行组,负责资料搜集、课件制做、对外培训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多管齐下,进分类宣传。采用访学、研学、讲联队下基层宣讲等多种方式,给不同群体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通过结合现场教学、实地视察、随堂测验等方法,先后对全市院校及市教育局直属中学的相关教员工、物业企业负责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驾驶员(操作员)进行专题培训50余场,参训人数超过8000人次,宣传教育取得一定实效。 #
建立体系,推广全民教育。通过向党政机关、各级中学、基层社区、社会组织选拔一批有理论基础、实践心得、能接地气的讲师,充实讲课的师资队伍,通过向全社会征集讲义,编辑教材以及构建一批线下实践基地,打通线上教学体系等方法进一步扩展整套培训教育资源,愈发针对性、深入性地普及全民教育,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举办。 #
杭州市 #
2023年11月,杭州市创立垃圾分类研究院。研究院由杭州市城乡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湖南师范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四川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
#
汇聚人才力量,构建专业研究平台。垃圾分类研究院整合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资源,借助院校人才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由浙师院经管大学副校长、浙师院经管大学院士、上海交大山东大学副校长等构成研究院的中坚力量,构建综合性垃圾分类专业研究平台。 #
全面研究指导,系统推动垃圾整治。研究院主要对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搜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专业指导,协助制订建立垃圾分类技术标准和行政立法,提供垃圾分类相关产业项目、技术的投融资服务,促进垃圾分类产业化发展,系统推动生活垃圾整治。
立足当前实际,大力推动产教融合。针对垃圾分类薄弱环节,积极举办垃圾分类理论调查、课题研究,推动产、学、研结合,形成高质量成果。2023年计划举办课题督查10个以上浙江十大垃圾学院,拟定垃圾分类中常年规划;协助制订切合实际的强制分类、技术标准、分类考核等系列配套制度;举办各种垃圾分类培训30场以上,组织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
绍兴市 #
2023年7月,杭州市创立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大学。大学由杭州市垃圾分类办与杭州广播电视学院联合创建,分类办部长担任主任,协调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
积极探求实践,施行培训“涟漪计划”。大力施行培训“涟漪计划”,建立市、县、镇、社区等四级讲师梯队培养体系,开发培训网路直播课程。首创垃圾分类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启动精英讲师培训体系、实施万名督查员轮训计划,推广居民普及教育。 #
引导社会参与,施行宣传“浸润计划”。全面施行宣传“浸润计划”。联合杭州建行发行国外首张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联名信用卡“拉风?白金卡”,举办“毕业季,我为垃圾分类代言”高考结业生宣传活动、“垃圾去哪里了”暑假中小中学生实践活动、评选“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十大达人”等专题宣传活动,着力提高居民分类意识。
加强多方联动,施行科研“深蓝计划”。深入施行科研“深蓝计划”。针对当前生活垃圾分类热点难点问题,筹建城市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借助等多个专项课题,牵头召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进行攻关。与顺叱华集团、千源环保等企业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合同,联合支付宝构建垃圾分类智慧预约回收平台,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省分类办供稿编辑蔡璟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