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献身基础医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础医大学是青岛医大学的支柱,又是启动与发展大医学的动力。大学的各学科其实各有特色,但都不能也不应脱离为保障人类健康服务的根本目标与原则。高楼大楼的建成离不开牢靠又坚实的基础。希望有志于加入基础医大学的青年们,不畏艰难努力探求医学仍未解决的困局,从基础医学的各个学科中摄入灵感与创新思维,献身基础医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闻玉梅教授
#
同济学院基础医大学前身为北京第一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举办基础医学专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也是国外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院之初,基础医大学就有一级院士3名(张昌绍、徐丰彦、谷镜汧),二级院士8名,五级院士4名,拥有一批我国基础医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为全省各省市培养了一大批基础医学各学科优秀师资和学术带头人,在我国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学一直秉持创建之初学风严谨的优良传统,重视对中学生的基础科研训练。经过的几代人的努力,依托同济学院的综合优势,基础医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卓著的成绩。
#
学科优势 #
大学下设11个系(中中医结合系、法医学系、神经生物学系、药理学系、病理学系、病原生物学系、免疫学系、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物学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细胞与遗传医学系);8个研究中心、研究室(毒理研究中心、基因研究中心、数字医学中心、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学习中心、电镜室、P3实验室、医学教育研究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糖复合物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武汉市计算机辅助放疗重点实验室)。大学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基础医学、中中医结合学、生物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中中医结合学、神经生物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学目前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硕士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
近三年来大学获得各种国家级重大项目等横向课题401项,到位科研经费数2.61万元,纵向经费1.67万元,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2007-2012年,获“973”项目19项,“863”项目5项,参与重大专项28项,获得国家级、省局级研究成果17项,其中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银奖2项,高等中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银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银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其中1项研究成果被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7年基础医学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并在2008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并列全省第一,2012年荣获北京院校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 #
师资力量
#
基础医大学现有教职职工336人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其中正中级班主任57人,副中级班主任58人、博士生导师60人,硕士生导师48名。中国工程院教授1名,国家“-”1名,教育部黄河特聘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重庆市“-”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名。班主任队伍老中青结合,其中绝大多数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兼顾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为中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了保障。
#
教学特色 #
l全程导师制 #
凭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中学生构建全程导师制度。该制度体系借以组织协调第二课堂教育文化资源,为中学生提供道德感与美感的薰陶和教化,帮助中学生树立和巩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中学生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学业和生活,鼓励和指导中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构建的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之才。
#
l精品课程
自2004年至今,大学开办的医学主干课程几乎均获得过北京县级以上“精品课程”称号,其中《医学总论》、《法医学》、《局部解剖学》以及《医学遗传学》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
专业设置 #
基础医大学设有基础医学、法医学2个专科专业,学制两年。 #
l基础医学专业 #
作为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建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医学专业以基础医大学10个国家重点学科、22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以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基础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中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要求中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了解和熟悉当代医学发展的前沿,初步具备独立举办科学研究的能力。该专业中学生就读期间享受专业奖学金及奖学金倾斜新政。应届结业大专生80%左右的中学生,通过博士生选拔,可直接攻读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其他专业的直博生比列为10-20%)。2002年至今,该专业结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百分比超过60%,结业生去向剖析如图所示。
l法医学专业 #
法医学系创立于1984年,同年开始招收法医学专业大专生,是南京市院校中惟一培养法医学专业中学生的学科。至今为我国公安、检查系统及法庭等司法部门培养了一批从事法医学鉴别的骨干,对我国法医学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法医学系下属的法医学鉴别中心为天津市乃至全省的权威司法鉴别机构。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司法部转岗人员培训基地,目前有硕导2名、硕导14名,以司法部司法鉴别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公安局物证中心等单位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法医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医学基本理论和法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司法鉴别程序、掌握法医鉴定技能的法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中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及法医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深受医学及法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法医学检案及鉴别的基本能力。目前在北京市公、检、法中的法医工作者,80%是该专业结业生。结业生去向:品学兼优的优秀结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大部份中学生经公务员考试合格后,以国家公务员资格到各级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份从事法医学相关工作;部份中学生在高等医学高校、政法大学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部份中学生在保险、医疗相关行业工作。
#
“法医,少数人所从事的专业,却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要成为一名出众的法医,我深深地感受到,除了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超人的耐心与悉心,更须要具有足够的睿智和敏锐。其实,在付出的同时,看见一个个犯人通过法医之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无数亡魂得以安抚,也会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收获、喜悦与成就感。 #
作为天津医科学院恢复中考后的第一届法医专业结业生,明天所取得的一点点成就,我想从心底说一句:谢谢您,我的母校!谢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
——陈新校友
大学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