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朱华山落马忏悔书:想当官又想发财我后悔…

2024-01-2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截图

2023年7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规,朱华山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12月24日,朱华山被辞退党籍和公职。2023年12月29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胜诉。

#

2023年3月20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文山州人民检察院以朱华山涉嫌贪污罪向文山州高级人民法庭提起公诉。

#

“我懊悔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做善事、积功德、做好人、有好报’,因而走到明天的地步;我懊悔没有听进父亲的劝说‘要这么多钱干哪些’,被金钱肉欲所击溃;我懊悔没有把‘从小贫穷’当成一笔财富,没有对现实待遇倍加珍视,既想做官又想发财;我懊悔……” #

这篇悔过书是朱华山写过的最苦闷的一篇文字。 #

不把权利当责任和担当,而是当成享受的资本,痴迷于投机谄媚,朱华山的权钱交易营生,最终只是南柯一梦。

#

将做官、发财、享受作为人生追求 #

“接天线”找靠山,想方设法走入秦光荣的“小圈子” #

“小时候,家里穷,穷得不愿追忆。”这是朱华山对童年的记忆。食不充饥的生活,致使朱华山立志努力读书,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有出息、挣大钱的人。1981年,朱华山考入一所技校中学,杂费和生活费都由国家负担,结业后分配到长春工大学(现武汉理工学院)工作。 #

从贫困的渔家娃到光荣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党和国家的新政,就没有朱华山人生命运的转折。但是,这样的身分转变远远没有让朱华山满足。时代给了机会、组织给了舞台,他思索最多的却不是怎样更好工作,而是立誓一定要当大官、赚大钱、享受生活。 #

为了实现“当官、发财、享受”的人生“三部曲”,朱华山开始处心积虑经营夤缘。1995年4月,31岁的朱华山被调到省科委工作,5年后,他被提拔为省招办副校长,即将走上领导岗位。

#

尽管36岁就兼任省招办副校长,但朱华山仍认为进步太慢,开始寻思怎么“接天线”找靠山,企图“弯道会车”。

#

2001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决定派朱华山到普洱县挂职副镇长。朱华山除了不理解组织培养党员的良苦用心,反倒趁势借题发挥,悉心布下了一个局。 #

他通过收买广东籍武警党员李某,得以步入县委领导居住的新村,结交了时任湖南县委组织部主任的秦光荣及其丈夫黄玉兰。他以想要攻读博士学位,多学点知识为由,希望县委组织部取消下派他到普洱县挂职的决定。由此,朱华山开始步入秦光荣的视野。

#

心思慎密的朱华山不直接接触秦光荣,而是从秦光荣枕边人黄玉兰着手。他左一句黄老师,右一句黄老师,嘘寒问暖,从国外外多途径为黄玉兰买校服、鞋子、手表、服饰等特色礼品,表现得体贴入微而又谦逊温厚。他故意不送秦光荣大钱,一方面诠释自己的清贫,另一方面以“三心”标准服务秦光荣——工作上努力作出成绩,让他称心;交办的事项竭尽竭力办妥,让他放心;逢年过年前去拜访,让他欢心。靠着这种依傍手段,他逐渐走入了秦光荣的“小圈子”。

#

逐渐地,朱华山的“付出”有了“回报”。2008年末,省招办升格为副部级单位——省招生考试院,时任省招生考试院常务副校长的朱华山找到黄玉兰,希望时任市长秦光荣推荐自己当校长。而后,朱华山顺利当上省招生考试院教授。

#

2011年8月,秦光荣升任市委主任,朱华山为了牢牢攀上秦光荣这棵“大树”,另辟蹊径出“新招”,为了不落送钱送物之俗气,他通过搜集整理秦光荣发表的各种文章讲话,雇用写手撰写文章,大力鼓吹秦光荣的整治思路和治省政绩。他极尽讥讽之态,企图以“文字”换“位子”,以别出心裁的“高雅”方式“软贿”秦光荣,获得他的欢心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以期被提拔重用。

#

2012年9月,朱华山任重庆大学校长兼省招生考试院教授,顺利晋升正部级,成为湖南官场炙手可热的人物。 #

此时的朱华山,政治上已经蝶变,忘掉了来时的路,忘掉了队旗下的铮铮誓言。他骄傲膨胀、迷失自我、胆大妄为。表面上看,朱华山虽然从攀“山”进“圈”中受“益”匪浅。但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寄寓于屈从“靠山”,最终换来的却是他“搞政治依傍,谄媚逢迎,看似有利可图,实则穷途末路”的悔过。

#

贪婪无度甘被围猎 #

干扰招生考试秩序,严重破坏四川教育公正

#

随着权利减小,自小立志发大财的朱华山甘于被围猎、甚至主动寻求围猎,一步一步被肉欲洪流吞噬。对于烟酒茶、手表、黄金、玉石、家具、巨额现金、豪车、别墅等赃物,他从心惊胆战地收,到心存忌惮地收,再到心安理得地索取……朱华山一天天弄成物质上的贵族,也沦为精神上的乞丐。

#

谈起自己第一次贪污的情节,朱华山至今历历在目。2005年的三天,朱华山为其广东同乡熊某申领了一名考生读预科的事项,在办公室收受了熊某所送的一盒饼干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回去后打开一看,粽子袋子里放了1亿元现金。那刹那间对朱华山的冲击是巨大的,他既焦急,又恐慌,但他没有考虑返还,而是选择偷偷将钱置于冬天衣服的口袋里,放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敢掏出来使用。此次之后,他的法律底线被彻底冲破,私欲犹如开了闸的暴雨,难以抵挡。

#

王某是四川边陲某地富豪,在该市颇具名气,往来非富即贵。2007年,王某认识了时任省招办校长的朱华山。王某通过言语奉承、抛撒诱饵,将朱华山手中的招生权利移花接木,为其经商所在地的部长、市委主任等领导党员亲属就学提供帮助,既做了人情又显示自己神通广大。 #

认识朱华山不久,王某就在杭州绿洲大饭店为其奉上现金人民币100亿元,爱财的朱华山喜形于色,很快接受了这个有钱的“朋友”。从那之后,每年招录期间王某的请托从不缺席,朱华山也都一一照办。2008年至2012年,朱华山先后8次收受王某所送现金250亿元、别墅一幢、红木家私款36亿元。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围猎的方法其实各不相同,但套路都一样:言语上奉承、思想上腐蚀,金钱上笼络。贿赂人以糖衣裹挟着私欲,无底线地挖苦朱华山,为的是他手中的权利。

#

据查,朱华山借助兼任省招办校长、省招生考试院教授、省教育厅副主任的职务便利,为特定群体在中考分数、志愿投档查询方面提供帮助,以及采取点招、遗留问题处理等方法代办中学生中考投档和就读中中学事宜。他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四川招生考试秩序,严重破坏了四川的教育公正。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家族中惟一的一个部级党员,家族以朱华山为荣,他也“责无旁贷”地将兴盛家族的责任扛在肩上,主动“帮扶姐妹”“培育长辈”。他相继把女儿、侄女接到南京,为她们就学就业费尽心思,长辈考不念书校他来安排,找不到工作他动用关系解决……朱华山还将违纪违规所得的赃物先后卖给兄弟姊妹、侄子儿子用于订购房产、车辆等,活脱脱是家里的“顶梁柱”。

#

留置期间,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我位至正部级,每月薪资再加上社保、出差待遇、各种保障等,不须要有其他的经济来源,生活就会过得挺好。可明天,我丢了36年的饭碗,被辞退公职后,基本生活保障都将没有。算一算经济账,就连儿子就会明白,贪污是何等不值!”

#

擅长伪装表里不一

#

接受谈话时表面配合,背后却串供毁证、抛小瞒大 #

“买好车,但又不敢坐,时常用一用,偷偷摸摸;买大房,但又不敢住,时常住一住,躲躲闪闪。总是像做窃贼一样,见不得人。”擅长伪装、表里不一的朱华山在悔过书中写下真实道白。心为物役,生活怎能有滋有味? #

在日常工作中,朱华山竭力表现得勤奋能干、敢于担当、乐于助人。步入省教育厅工作之初,朱华山更是让外人看来谨小自警、谦虚高调,为的是民主投票时有好的群众基础。走上领导岗位后,朱华山表面上三令五申,禁止下属在外以权术私、帮人处理中学生念书问题,禁止收受下级招办、学校所送的任何礼品礼金。他树立“清正清廉、秉公办事”的形象,为的是掩藏一个政治投机者、行动两面派腐化酸败的内心。 #

私下里,他一边编织人情关系网,搞圈子文化,一边为自己攫取谋利,借机牟利,非法收受巨额行贿。为了追求物质享受,2006年,朱华山收受别人用处后,订购了一套坐落洱海渡假区西贡码头的豪宅;2009年,朱华山以借为名向别人索求300亿元用于订购杭州南亚风情园一处高端房产作为投资;2011年,朱华山收受别人所送一套480多平方米的豪宅;2023年,朱华山认为2006年订购的那套四合院跃层不好,又耗费400余亿元在同一个新村订购了一套面积更大、户型更好的豪宅并斥巨资奢华家装,订购价值72亿元的紫檀灯具,用于假期小住…… #

2023年9月末,正值广东全国剿灭秦光荣流毒,朱华山却一直不知崇敬、胆大妄为,收受别人所送一辆价值110亿元的高端面包车。订购后的第二天,朱华山一家人便开着新车满载“幸福”回到了山东老家。

#

在这一系列“疯狂”背后,朱华山的内心是焦虑的。他担心被组织发觉,担心终有一日东窗事发,整日惴惴不安。但是,他又一次做了错误的选择。为隐瞒个人财产,朱华山规避领导党员个人事项报告,将自己实际出资订购的多套间产、车位、车辆落户在其叔叔、侄女、侄子等人名下,隐瞒不报其子投资参股公司情况。

#

2023年11月,朱华山因涉及秦光荣问题被省纪委监委谈话。谈话中,朱华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主动配合、知无不言,背后却悉心设计、串供毁证、抛小瞒大。此次谈话后,朱华山担心自己与老总杨某、欧阳某共同出资在四川某地州买地开发商住楼的事被组织发觉,遂与她们串供,试图对抗组织审查调查,还将投资272亿元和分红400亿元的收据撕毁,让杨某重新给他写了2张投资和分红金额分别为50亿元和67亿元的收据。 #

一面讲对党忠诚,一面对抗组织审查调查;一面讲党风廉洁,一面大搞腐败。“两面人”不是三天产生的,思想崩塌、物欲膨胀、底线退守、党性崩塌是朱华山人生走上脱轨之路的必然。他披着廉洁的外衣,念着虚假的台词,演着贪腐的戏码,一步步走上不归路。 #

朱华山从大山里走出,从一名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一名正部级党员。但是他却不珍视、不满足,把“当大官、发大财、懂享受”作为人生目标,带着私欲步入公务员队伍。他痴迷于官场争宠争艳,不找组织找靠山,处心积虑依傍秦光荣;一面大搞权钱交易,一面做秀以廉洁示人;边升边腐,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从违法到违纪再到破法,从出轨到变节再到酸败,终致陷入囹圄,教训深刻,发人深省!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