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播电视(职工)学校——学生们的感激之情

中学生们还是清楚的,学校对她们的培养和学校对她们所花费的精力与资源。中学教育她们让她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有正确的三观,让中学生们还能学到一技之长,未来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所以中学生对待中学饱含感激之情。中学为中学生付出的同时,希望中学生也才能是看的到的,中学生们也是要做到对中学付出法人理解,而且懂得去感恩,谢谢学校对自己的付出,这也是中学生让中学生们还能学到的地方之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在之后的工作中走的够远,做的更好。 #
中学的前身是1979年6月成立的“云南省广播事业局技术训练班”。创建时中学的名称是“云南省广播电视(员工)分校。
#
青海省广播电视中学创建于1981年12月28日,下属于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是培养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校区,坐落广州市吴井路。1985年9月,省计委、教育厅联和发文批准更名为“云南省广播电视中等专业中学”,招生列入国家计划。1991年7月首次开始招收应届高中结业生。1999年中学向省教育厅申报“合格中等专业中学”,顺利通过专家组的复评初验,2003年11月中学发展再上新台阶,经省教育厅专家组的评估,中学被评为“省(部)级重点大专”。同年,中学被授予“省级文明中学”和“省级文明单位”的称号。
#
大专的主要专业设置分为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文科有广播电视应用技术、有线电视网路技术、计算机应用及网路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管智能化管理等专业;艺术类有影视节目制做、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与影视动漫制做三个专业;工科类开办了文员与办公手动化专业。
#
为了突出中等职业中学的办学特色,校区非常注重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学每年都拔出固定的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目前,已拥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家电修理实验室、播控室、广播电视发射实验室、有线电视模拟实验室、节目制做室、演播室等,可开办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验,但是运行情况良好,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0%以上。
中学拥有一批理论造诣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兼职班主任队伍。如中级讲师苏锦华,曾任广播连续剧电视部教育司课程组成员,她参编的《广播电视调频发送技术》、《广播电视大专实验指导书》两书被指定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技校教材,她设计并组织施行了小龙谭矿山CATV系统工程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是我省最早设计使用光纤网的设计者之一。老班主任段美珍是原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政委播音员,广东语言学会理事,1995的被为“对播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全省十杰播音员”之一。中级工程师徐云飞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他主持了200KW、50KW、10KW小型广播发射机的控制系统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的安装、调试。除此而外,校区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是从省电视台、省电台、广播电视报社、无线处等相关单位聘请了一批在常年在一线工作的中中级职称的兼职班主任,她们为中学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
中学在二六年的建设中始终都把举办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校舞队、歌队每晚坚持彩排,每学期组织一次美术绘画大赛、演讲大赛、作文比赛。借助校内媒体宣传国际、国内、校园新闻:定期出版“晨曦”报,广播站每晚播音两次,校有线电视站每周二20:00上映30分钟的自办节目。中学组织各类文艺晚会,倡导向上的文艺生活,并积极出席局、东站办事处、盘龙区政府承办的各类文艺活动。运动场时常有赛事,夏季足球锦标赛,夏季篮球联赛、三人篮比赛,夏季运动会等。这种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体质,提升了中学的运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