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年07月27日)

#
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未分配收益——年初”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
#
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
#
1、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抵销
#
借:未分配收益——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
贷:营业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形成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
3、将期终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抵销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期终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 #
【提示】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可以应用毛利率估算确定。 #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未实现销售收入-未实现销售成本 #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购货方内部存货结存价值×销售方毛利率 #
二、存货跌价打算的合并处理 #
首先抵销存货跌价打算期初数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打算
#
贷:未分配收益——年初 #
之后抵销因本期销售存货冲销的存货跌价打算,抵销分录为: #
借:营业成本 #
贷:存货——存货跌价打算 #
最后抵销存货跌价打算期终数与上述余额的差额,但存货跌价打算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收益为限。
#
借:存货——存货跌价打算
贷:资产坏账损失 #
或做相反分录。 #
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
(一)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终余额(即列报金额) #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终余额=期终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可抵扣暂时性差别余额×所得税税率 #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帐面价值为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终结存存货的价值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即集团内部销售方(不是购货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结果。 #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为集团内部购货方期终结存存货的成本。
(二)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本期期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终余额-购货方某些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1、调整期初数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收益——年初 #
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即为下期期终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
#
2、调整期初期终差额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金用
#
或作相反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