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洋务学堂的主要内容及类别

2024-02-0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试述倒幕运动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旧式企业①洋务企业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近代企业。 #

洋务派前期创立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调拨,产品分配给部队使用,管理方法是封建衙门式的。即使那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诱因的封建官办企业。

#

③洋务派后期创立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方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诱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创报刊19世纪70年代到乙未中韩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

#

除南京、厦门各地外,其余主要在北京、香港、广州和武汉。倒幕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二者均为该时期复刊。 #

其他报纸有:1873年4月复刊的《西国近事汇编》、王韬主持的《循环晚报》等。旧式学堂1862年,恭郡王爱新觉罗·奕欣首次开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

#

倒幕运动中创立的旧式学堂的主要类别:(1)外粤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北京广土话馆等。(2)军事学堂,如南京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

(3)技术学堂,如北京机械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办学特征:与传统官学相比,这种旧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旧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讲课制等。 #

抽调留中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落后面貌是倒幕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倒幕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广东船政学堂中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向日本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广东船政学堂的中学生赴欧留学。

#

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北京驶往德国纽约,开始了历时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

#

1877年,在沈葆桢、李鸿章等高官的积极提倡下,从船局势和船政学堂选出的33人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途。1881年,由李鸿章主张、船局势又选出10人分赴英、法、德留学。 #

1886年北洋水师等校的10名中学生又去了意大利。翻译书籍在倒幕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

京师同文馆、上海广土话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洋务运动背景,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专著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专著并重,甚至前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西书36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中国第一部国际法中译本:惠顿的《万国私法》(1864年);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马登的《星柖指掌》(1876年);第一部经济学中译本:福赛特的《富国策》(1860年)。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清朝翻译西方专著数目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列举了诸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大量西学专著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

架设电报主线:1886年因东三省边防须要,由奉天接展至长春陆线;1887年因南京长江决堤“筹办工赈事宜”,由广东德州设电缆线至安阳;1888年,因山东官线业已造至梅州州,商线乃由湖南长沙设至江西以达庾岭入桂平相接,使官报得以灵通;1890年,“因武汉地方为入京数省通衢,楚北门户边境冲要”,乃由荆州设线起以达荆州,1893年又添设徐州至老河口电缆线;1895年由南京起接设电缆线与老河口相接,“使东北电缆线得有两线传递,庶无阻隔之虞。”支线:1884年添设的上海至京城,四川滕县之沙河至庄河电缆线;1898年所设海阳至南京电线,四川汉阳至利川、大冶至扬州之线,“又因武汉上游北岸线杆年年被水淹损,阻误要报,添设南岸一线以备不虞”;1891年南京至台庄线和1892年吉安至芦州线;1898年“以备长江之害”而设的徐州至连云港线,“以备运河之害”而设的南京至南通线等等。

#

作用:电报主要是为了商业经济发展上的须要。另外,在东北、东北、西南以及北韩所设约占总数30%的官线,也同商局电缆线一样,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修筑高铁自从1825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铁以后,因为它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军事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于是欧美各国蜂拥而起纷纷效法,在短短十余年间高铁建设即有长足进展。处于封建末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观察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一惊人的新生事物然后,也深深为之吸引。 #

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首图志》、徐继畲的《瀛环考略》等书都对高铁作了初步介绍。而洪仁玕则于1859年在其所著《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了要在神州大地之上修筑高铁的具体建议。

#

他说:中国各市应该皆有高铁,“以为全省之脉络,通则无病焉”。早在顺治元年(1862年),就有怡和、旗昌等27家英美洋行向李鸿章建议兴建南京至上海的高铁,被拒。 #

次年(1863年),又有日本工程师斯蒂文生向清***建议兴修武汉至。 #

倒幕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

倒幕运动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标语创立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标语,开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舰艇;④创力旧式中学,选送留中学生。 #

失败缘由:倒幕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防止的。第一,在不打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倒幕派企图借助西方资本主义的个别长处来维护封建极权统治,这些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倒幕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

同时,倒幕运动处处遭到顽固派的阻碍和破坏,因而加强了倒幕运动举办的阻力。第二,倒幕派本身的阶层局限性,决定了她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立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折磨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将造成倒幕企业的失败。 #

第三,倒幕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抗击外侮,但倒幕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她们所创立的近代企业有抗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乙未战争,倒幕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无法实现,倒幕运动基本失败。 #

至于倒幕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洋务运动背景,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下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来综合理解,即腐朽的明朝统治制约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壳体中发展上去的,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下层建筑的制约分不开的。 #

倒幕运动的主要内容 #

主要内容 #

创立军事工业:1861年:扬州内军需所人物:曾国藩地点:无锡 #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人物:李鸿章地点:北京

#

1866年:重庆船局势人物:左宗棠地点:西安

#

创立民用工业:1872年:货轮招商局人物:李鸿章地点:北京

#

1880年:电报局人物:李鸿章地点:北京

#

1893年:唐胥高铁地点:石家庄

#

创建空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倒幕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倒幕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广东三支空军。与此同时,旅顺口和青岛卫空军基地完工。清***还创立了陆军衙门。中国出现了近代舰艇。

#

创立旧式学堂:1.京师同文馆是倒幕派开办的第一所旧式学堂。它以培养英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后,倒幕派在各地陆续开设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

2.倒幕派还向北方国家派遣留中学生。留中学生中的不少人,学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之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失败缘由

#

1、清***的腐朽统治

#

2、未能针对性解决几次战争失败的缘由 #

3、***高官的腐败

#

4、政体的落后

#

5、精神上的传统和迂腐,坚持中体西用

#

6、顽固派的抹杀

#

倒幕运动的内容

#

倒幕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倒幕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幌子,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立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合肥内军需所、江南制造总局和南京船局势时,要明晰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厂”的特性。近代军事工业的形成,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并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收益积累,外无市场联系,欠缺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而,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阻碍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阻碍。 #

第二、创办民用工业。倒幕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那些企业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须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收益,即“求富”。同时,倒幕派举行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她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收益和买办的暴富,又给她们以很大***,“分洋商之利”也是举行民用企业的动机。据悉,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为此,她们在“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那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其中,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客轮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客轮公司,是倒幕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客轮招商局常年使用官款,发展迅速,所获收益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南京天下瘦”的说法。 #

第三、筹划海防。1874年台湾征讨侵略日本,明朝朝野上下基本一致地认识到构建陆军的必要性和急迫性。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正规设立空军的活动。到80年代中期,近代陆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广东三支空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陆军。倒幕派设立陆军的目的和作用,与她们创立军事工业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肩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外一切反抗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侮的责任。 #

第四、创办旧式学堂,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直至倒幕运动盛行曾经,在中国还没有近代旧式中学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倒幕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举办倒幕运动的须要,开始创立旧式学堂。1862年创立的京师同文馆是倒幕派开办的第一所旧式学堂。它以培养英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后,倒幕派在各地陆续开设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这种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

为了培养人才,倒幕派还有计划地向北方国家派遣留中学生。那些留中学生不但学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个别社会科学知识,并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她们中的不少人,在之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

倒幕运动的主要内容

#

1、创办军事工业倒幕运动中先后组建了扬州内军需所(江西南昌,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上海,崇厚)、江南制造总局(北京,李鸿章)、福州船局势(南京,左宗棠、沈葆桢)等军事工业。

#

2、创办民用工业创办开平矿山(广东开平,李鸿章)、湖北纺纱局(四川汉阳,张之洞)、汉阳铁厂(广东武昌,张之洞)西安制造局(俗称山东制造局,左宗棠)等民用工业。3、筹建空军清***先后花费巨资构建了北洋陆军、南洋陆军、广东陆军与广东空军四大近现代知名的陆军。 #

扩充资料:倒幕运动前期,倒幕派以“自强”为幌子,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倒幕派为解决军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幌子,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军事工业方面:顺治四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巡抚任上,竞购了天津松江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改建为江南制造局。 #

顺治九年,李鸿章兼任直隶巡抚,接管了"军火机器总局",扩大生产规模,并更名为"上海机器制造局";1866年,清朝两广巡抚左宗棠开办了南京船局势,用以制造和维修水师装备武器。2、民用工业方面:从1875年起,先后在江西平乡、台湾基隆、河北廊坊等地开设矿山,是为中国机器掘进之始;张之洞于1893年建成武汉汉口铁厂,盛宣怀、郑观应接手改为商办以后,汉口铁厂才逐步走上正轨。 #

先是冀鲁豫巡抚(四川、甘肃两省最高军政长官)左宗棠的部下赖长在长沙创立官办的成都织呢局,1880年建成投运,为初期开发大西北的创举。3、1875年,委任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制造和订购铁甲舰,对付英国。 #

另设四川陆军,把握在两广巡抚和江苏船政重臣手中。正规的陆军建设从这一年开始。 #

1888年,北洋陆军初步成军,共有25艘舰艇。5艘自己制造,其余花巨资从美国订购。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倒幕运动。 #

倒幕运动的内容 #

倒幕运动中国清***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变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个别***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 #

倒幕运动是明朝统治阶层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份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1856~1860年(咸丰十年至六年),清***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据守的双重恐吓,在内外交困中,决定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联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抗击被觉得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 #

因此,它开始推行“自强政策”,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以对外国侵略者妥协忍让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增援,强化镇压太平军和湘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倒幕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倒幕派。 #

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须要,1861年清***创立了以奕?为首的首相各国事务衙门,以申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申领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倒幕活动。 #

发展工业倒幕运动盛行之初,其直接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因而,一开始就以订购洋枪洋炮和创立旧式军事工业为主要任务。1861年,曾国藩在四川创立泰安内军需所,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

#

该所是明代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鞋厂。而订购西方近代军事装备较早而又较多、创办近代军用工业的规模较大而又较早者,是李鸿章及其征讨的湘军。 #

清***创立的近代军用企业初期规模最大的有4家: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建成,主要制造军火和客轮。 #

②金陵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建成,主要为“剿捻”制造枪械弹药。 #

③福州船局势。1866年左宗棠在重庆马尾开办专造兵、商各客轮。 #

④天津机器制造局。1866年三口通商重臣崇厚创立,主要制造华南地区拿来“剿捻”的军事武器。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李鸿章于1865年创立的军鞋厂19世纪70年代初,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破坏了1860年构建上去的“中外和好”的局面。为了适应当时的内外形势,清***在军事上大力建设空军、增强海防,编练区别于湘湘军的旧式海军的练军;在经济上,除继续在各市筹建兵鞋厂和扩大原有的军用工业之外,主要注重于民用工业企业的创立和经营,以期与洋商竞争。 #

1873年创设的客轮招商局,是由军用工业为主向民用工业企业为主转变的标志。因为倒幕运动的任务和内容有了个别改变,倒幕派在原有官僚集团之外,又加了一些买办商人和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

#

为了完善旧式舰艇,清***除设厂制造兵船外,还以重金向外国订购舰艇。清***先后向英、德等国购买舰只,完善了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北洋水师。

#

中法战争中,广东以及南洋水师失利。1885年(光绪十一年)后,重点建设北洋陆军。 #

又组建陆军衙门以统一财权,以醇郡王奕譞为首相,庆亲王奕劻、直隶(约今河南)巡抚兼北洋重臣李鸿章为会办。随后相继向外国购买的广德、镇远、济远等铁甲舰和其他比较先进的舰只,均投入北洋陆军舰队。 #

1888年北洋舰队初步成军,舰队编制基本采自日本。与空军建设相适应,沿海各重要福州还设置了炮台等防御工事。

#

这种军事设施,在中法战争和中韩乙未战争中,尽管起了一定的抗击外侮的作用,但因元朝统治的腐败而总算大胜崩溃。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州开办的南京船局势倒幕派开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焦燃料可以由自己创立的那些工业得到供给,降低对外国依赖。 #

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4项:客轮航运;开采矿山和采掘、冶炼其他金属矿脉;电报;纺织业。倒幕派办的民用工业企业,除少数为***出资的官办者之外,大多为官督商办。 #

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在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上虽非差异,但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旧式舰艇等事业的须要相适应,在倒幕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旧式人才。 #

为培养翻译人员,清***于1862年(嘉庆元年)在上海筹建了同文馆,此后又筹建了北京、广州广土语馆。之后,倒幕派又在实践中认识到,要真正办妥倒幕,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中国必须有通晓倒幕的人才。 #

为培养这样的旧式人才,一是派遣人员出国留学,二是创办学堂。派遣中学生出国源于1872年的幼童留美。

#

此事由容闳呼吁,丁日昌支持,曾国藩、李鸿章会奏促使。在派遣留中学生的过程中,清***渐渐觉得,出国留学人员应以经过英语训练的成年人为宜。 #

当时具备这个条件的主要是福建船政学堂的中学生,所以自70年代中期之后派遣出国的留中学生以南京船局势者居多,均赴英、法学习制造和驾驶。据悉,还有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和张之洞派赴欧美学习炼钢钢铁的一些留学人员。

#

80年代清***还在国外创立了许多专门性的学堂。倒幕运动的失败倒幕运动发展到19世纪80年代,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具有倾向资本主义的初期改良主义社会思潮,觉得君主政体的民主制最适宜于中国,提出了开议会、设议院的要求。

#

但是,倒幕运动的指导方针是学校为体,西学。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