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威海始建

学校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作风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制定了《师德活动月》和《师德师风活动月》实施方案。建立教师爱岗敬业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人才招聘制度,建立教师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年通过校本培训、企业实习、出国留学等多种渠道落实师资培训和提升机制;利用威海市人事局、教育局的政策支持,公开招聘优秀技术人才任教。我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高级教师比例为32%,“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8.2%。 人事制度更加灵活,结构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高,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保障。 学校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以培养“有就业技能、有升学基础、有创业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投资逾3000万元建立校办工厂和各专业校内实习。 实训基地,并与威海知名企业合作,深入开展“校企合资”、“产教融合”双元教育体系; 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学校全面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结合的“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在各专业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定期邀请企业骨干、创业精英来校提供就业指导;在制定新生入学分数、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政策,对学业不合格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出口”严格控制,确保毕业生质量。 #
为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资源,我校大力推进“内部引进、外部联系”和合作办学。 通过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鲁东大学、韩国骊州大学、世界韩国语认证考试委员会、威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合作,我校先后获得“北大青鸟集团山东省计算机教育示范学校”、“浙江大学十佳实训基地”、“威海中心学院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鲁东大学)威海工业技工学校函授站”、“世界韩国语威海区域认证”考试中心”、“山东省电工、金属焊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单位”等荣誉或资质,综合办学实力显着提升。 我校在三年制中专技术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方式:满足升学需要威海工业技术学校,指导高职升学; 满足短期技能学习需求,提供电工、焊接等专业短期培训; 为提高学历,开展学前教育和其他职业成人继续教育; 针对出国留学和就业需求,通过对外友好单位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交流、境外带薪实习和就业。 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威海工业技术学校,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人才发展和就业路径。 我校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树立“尊重、理解、关心、引导”的学生工作风气。 ”在所有老师的思想之中; 建立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校报等学生活动阵地,搭建演讲比赛、歌手比赛、才艺表演等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委托专业机构设计创作主题突出、氛围浓郁的项目。 特色校园文化; 建立生活服务中心,定期为学生提供免费洗衣、洗浴服务; 在国家每年为城乡低收入学生补助1500元的基础上,每年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的经费超过30万元。 上述措施将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人格和学习品格,使学校成为健康、文明、进取的“和谐校园”和学生喜爱的“温暖的家”。
#
作为威海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建设一所条件先进、管理严格、质量优良、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高水平学校始终是我校的奋斗目标。 特别是2009年,威海市把创建“国家高水平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列为政府年度重点任务,这将激励我们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态度,更加开放的建设理念,更加坚定的改革步伐、更加稳健的发展思路,将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