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卫东: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创建工作“一盘棋”

加强顶层设计 打造创作工作“一盘棋”
李卫东介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以创建“信用交通省”为载体,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形成了全省范围内的一盘棋: “省部门牵头、部门落实、行业参与”的工作推进格局。 印发《创建“信用交通强省”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指标体系创建,明确责任部门,制定台账,出版《河南信用交通月刊》报告》的编制发布,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
同时,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交通执法等领域制定和完善了12项信用管理制度,并在《河南省信用监管办法》中增加了信用监管内容。 《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规定》,为信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 #
为支持实现信息管理“一张网”奠定坚实基础
#
推进信用建设,信用体系是载体,信息采集是支撑。 李卫东表示,交通运输厅重点建设“一平台”、“一网站”,推进信用信息“一网归集”、“一窗公开”:河南省交通信用协同共享平台及行业相关业务系统、部省级信用平台已实现数据对接; “信用交通·河南”网站提供工业企业一站式档案查询、信用修复与异议在线处理、行业红黑名单公示等功能,成为行业信用工作的展示窗口。
同时,交通运输部门先后开展扩大和提高信用信息征集共享质量专项工作、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双公示”专项工作,有效解决问题例如信息采集过程中数据覆盖面不全、数据质量不高等。 目前,累计公开信息42.9万余条,同步推送至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23年,交通运输部被评为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建设和信息归集共享先进单位。
#
此外,交通运输部门连续三年编制完善了省市交通信用信息目录,为信用信息规范归集奠定了坚实基础。
#
突出创新应用,推进信用监管“实招” #
“‘信用交通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用促建’,探索创新应用河南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着力推动信用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李卫东说。
#
一是推广事前信用承诺制度。 实行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许可信用承诺制度,鼓励市场主体主动作出承诺,对符合条件的,通过联网核查立即审批。 同时开展企业信用建设试点,对主动签订信用承诺书的车辆进行三类车辆事后核查。 目前,全省已有5家大型生产企业签署了信用承诺书,每天约有200辆货运车辆在申请超限运输许可证时做出信用承诺。 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河南省行业信用监管十大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厅“实行超大运输许可服务信用承诺制,优化审批流程”案例榜上有名。 #
二是实行信用分类、分类监管。 在工程建设领域,对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公路建设企业,中标后将给予提高信用评分、降低履约担保等奖励。 D级企业在信用等级有效期内将被限制投标。 在超载治理领域,对严重违法失信、超载超载的当事人,依法采取取消相关业务资格、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等联合惩戒措施。
三是强化信息应用监管。 交通运输部全力推进“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监管”新模式,整合行业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实现“一张网管理”,对交通运输行业开展精准监测、精准管控、精准排查。违法营运车辆,严厉打击一批违法营运车辆。 无证经营、不按批准路线行驶、擅自关闭动态监控等违法行为。
#
培育诚信文化,唱响良好信用,弘扬“好声音”
#
李卫东介绍,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以“信用交通推广月”、“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经营推广月”、“诚信春节”等活动为抓手,开展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入宣传信用政策,宣传信用信息,在车、船、路、港、站等场所推广诚信典型,展示交通信用工作进展和成果河南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打造信用氛围浓厚。
#
此外,交通运输部门将诚信宣传与失信治理结合起来,对交通领域失信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曝光失信案件,并先后在媒体公示典型“一超四罚”、“黑出租”、“黑出租”案件。 “百吨王”的典型案例。 2023年4月,交通运输部向社会公布了10家无违规警示信息、表现良好的大型客运企业,同时对运营违规警示车辆和违规客运巴士比例最高的10家客运企业进行了制裁。非法、非法从事道路客运经营活动的。 曝光20起典型案件,对违法企业和车辆形成高压震慑局面。
李卫东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以“信用交通强省”建设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继续努力,推动信用与业务融合,进一步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应用信用监管。 落实认证事项告知承诺制度,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研究制定覆盖“两客一险一货”、出租车等领域的信用监管制度,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逐步推进道路运输领域信用分级和分类监管。 继续做好严重违法、失信、超载、超载当事人名单认定、公示和公布工作,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取得新突破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