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税收违法“黑名单”让税收失信者无处可藏

2024-02-1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黑名单”让税务失信者无处藏身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偷税漏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列为严重损害社会诚信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正常社会秩序,明确规定了对严重失信主体应当采取的约束和惩戒措施,为税务机关进一步公布税收违法行为“黑名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部门。

#

2014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示办法》(以下简称《公示办法》),标志着税务“黑名单”公示制度初步建立违规行为。 #

2014年12月,与20个部门签署《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标志着税收违法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开始。

#

2023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修订《公告办法》,新增信用修复机制,“黑名单”公告制度日趋完善。 #

“税务违法‘黑名单’制度作为多部门政府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和联合惩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社会监督网络体系的基础,是税务违法行为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唐继强认为。 #

此次公布税务违法“黑名单”,是向社会公布偷税漏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八类税务违法行为以及达到一定金额的普通发票。 不仅这些案件的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处理处罚等都会被曝光,连违法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也会被公布。 例如,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法人名称、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注册地址等信息,以及相关负责人信息。中介机构也将被列入“黑名单”一并曝光。 截至2023年6月底,各级税务机关已公布“黑名单”2470起,其中:偷税漏税案件1362起,逃避追缴欠税案件16起,骗取出口退税案件57起,虚假开具专用发票等。增值税发票或虚开税务发票。 利用其他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案件796起,虚开普通发票36起,其他类型(复杂案件)203起。

#

· #

“黑名单”让不法分子“失信处处受限”

#

现在税收执法责任制,在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您可以轻松查询被列入税务违法“黑名单”的企业信息。 缺乏税收抵免正在导致那些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失去客户并导致运营困难。 。 #

河北某医药企业2014年底被列入涉税违法“黑名单”后,营业额从2014年的2.7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2.1亿元,降幅达22%。 与过去同期相比,2023年上半年成交额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

“现在我只希望该公司能够尽快从‘黑名单’中移除。” 该公司经理老余遗憾地说。 老余告诉记者,该公司长期与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打交道,代理区域药品销售,经营比较稳定。 公司已获得药品经营企业GSP(产品供应)认证,下一步正准备扩大代理品牌、扩大业务范围。 然而,被列入接受虚假发票“黑名单”后,不仅一些新客户对公司信用产生怀疑并取消交易,一些老客户也不愿意继续与公司合作,公司经营状况也受到影响。现在已经开始下降。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于先生感慨地说。 #

“税收违法‘黑名单’的公布,通过法律的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机制,调节纳税人的预期心理结构和行为决策,激励和引导纳税人遵纪守法,从而达到税法的预期效果,形成税收违法行为的预期效果。”理想的税收法律秩序。”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一建表示。

#

湖北宜化集团财务部部长李玉龙表示:“税务机关定期公布的纳税‘黑名单’,为集团选择客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通过减少与失信客户的往来,降低经营风险。”今年6月份企业供应商集中招标时,采购部门进行询问,淘汰了一家上了税务“黑名单”的供应商,月底,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竟然失联了。风险!” #

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是税收信用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 既是构建和谐征管关系、促进税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试行以来,全国公安部门配合税务机关办理483名欠税人员出境边控信息,实际阻止56人出境,其中涉及北京、河北、辽宁、浙江、广东、福建、海南、四川、重庆、深圳等地区。 #

税务、公安、银行等20多个部门联合实施的惩戒措施范围还涵盖其他16个领域的严格管理限制。 包括依法列入被法院执行的失信人员名单、禁止一些高消费行为; 由工商部门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 被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限制获取政府供应土地的; 被质监部门列为出入境检验检疫信用等级D级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限制性管理措施的; 财政部门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被海关部门禁止申请海关认证企业管理等。可以说,一旦上了税务违法“黑名单”,就会处处受到限制,寸步难行。 #

信用修复机制让税务失信者得以补救

#

近日,来武汉创业的皮先生沮丧地冲到洪山区国税局,恳求税务人员:“请把我的纳税抵免‘黑名单’去掉吧!”

#

原来,皮先生在武汉上大学时,与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后来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但他没有及时办理注销手续。 皮先生随后前往深圳发展。 过去几年,皮先生因未履行纳税申报义务而被列入税收抵免“黑名单”。 今年,在深圳事业有成的皮先生准备回到武汉成立公司,拓展市场。 没想到,当他申请工商登记时,却被告知自己被列入税收抵免“黑名单”,无法正常登记。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在武汉的合作伙伴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开始重新考虑是否再次与他合作。 当皮先生在洪山区税务局接受处罚并办理完所有手续后,看到自己的名字终于不再出现在“黑名单”上,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 #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开办法》,当事人如果被列入偷税避税“黑名单”,可以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根据处罚决定,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决定不向社会公开案件信息。 对符合退出条件的公告案件,进行检查的税务机关决定停止发布并退出公告栏,并通知其他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部门。 。

#

“公布税务违法‘黑名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失信纳税人主动改正错误,纠正不良信用记录,从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正中说。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公布的税务违法案件中,逃税案件620起,逃税追缴欠税案件1起。 当事人自愿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占已公布案件的25.14%; 因修缮税款入库23.35亿元,滞纳金6.46亿元,罚款10.24亿元,合计40.05亿元。 税务部门及时从公告栏上删除案件信息,同时向参与联合惩戒的其他部门推送相关实施信息,建议依法撤销联合惩戒措施。 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纳税人提供了改正、重新出发的机会。 也大大提高了纳税人税法遵从度,降低了税务管理成本,实现了征缴双赢。 信用修复机制是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

·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