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专业 “一个人的寂寞的谁懂?”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鲁晓东表示:“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 每个年级几乎有一名学生,有的年级为零名学生。 #
古生物学,这个“酷到没有朋友”是研究什么的? 这些穿越古老星球的老师和同学是谁? 首先看一下这本古生物学专业入门指南。 #
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学专业学生薛一凡:独自毕业,合影
#
什么是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远古生命的化石和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索远古生命的特征和进化历史,讨论重大生命起源和生物灭绝和恢复事件,探索地球的进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 基础科目。
通俗地说,古生物学是一门专门学科。 在国外,这个专业其实最初可以说是“贵族”的爱好。 因为古生物化石具有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其研究周期长、投入高,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
#
古生物学研究什么? #
现代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该专业下设五个主要分支:古植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化学和古生物地理学。 研究主要围绕实现四大目标:地质历史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各生物门类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地球进化时间框架的建立、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研究。古代环境——气候和生物世界。 。
#
古生物学与不同学科交叉形成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生物学的交叉主要研究进化生物学,与地质学的交叉主要研究地层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主要研究地球生物学。 #
中国古生物学家在云南曲靖地层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骨鱼化石
#
古生物学专业有什么用? #
古生物学专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可以研究现代生物到古代生物的反转过程,完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推测提供验证; 在地质学方面,它可以为地质研究提供基础,提供最重要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其他学科包括古环境科学、古地理学等许多学科。 总之,古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了解地球生命历史、探索生命演化规律的重要科学实践,而且为探索化石能源等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证据。和沉积矿物。 ” #
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取得哪些成果? #
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澄江动物群和瓮安生物群,包括5.8亿年前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和5.3亿年前的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澄江动物群。 这一发现被国际学术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并荣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以及有毛恐龙、鸟类、哺乳动物等一系列重要化石。 这些重大发现为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与古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地层学研究中,中国古生物学家近年来建立了四个“金钉子”和三个国际年代地层单位。 这些成果已被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收录在《国际地层表》中。 》和《国际地质年代学》已成为国际地质研究的标准。 #
我国古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哪些曲折?
我国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的高峰期是20世纪80年代。 当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都开设了古生物学本科专业,每年培养学生100人左右。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高校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遇到了就业困难。 直到20世纪90年代进行学科改革,许多学校才不得不停止开设古生物学专业,不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生。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专业人才不断流失。 这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 许多生产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以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他们不再重视古生物学等基础地质工作,甚至忽视了古生物工作在整个基础地质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导致很多古生物学人才不得不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以解决生活问题。 即使是从事古生物地质工作的从业人员收入也普遍较低,这也是该领域人才不断流失的重要原因。 #
南京古生物学家发掘5.3亿年前化石 #
由于该专业范围太窄,人才需求有限,不适合大量招收研究生。 大规模招生只会扰乱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市场。 而且,在古生物学专业的招生过程中,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会划分得非常仔细,包括沉积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地层学等,而且并不都是古生物分类专业。 方向。
#
与矿藏等专业相比,古生物学的招生规模要小得多。 因为矿藏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社会需求量很大的。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依赖性较强。 另外,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往往对应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人愿意从事此类工作。 该行业的增长也导致对与矿产资源直接相关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 #
古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去哪里? #
四个主要目的地:大学,主要是开设地质专业的大学; 地学所、地学所、地质所、海洋所、地科院等科研院所、所; 公务员及其他公共机构,如国土资源部门、博物馆等; 企业单位,如外资合资企业、中国能源公司、地矿部门等。主要关注前三个方向。 #
如果学生选择研究生学习古生物学,3年能积累专业知识吗? #
如果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硕士生可以在三年内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必须对古生物学感兴趣,并且有认真正确的学习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文凭; 其次,研究生必须是生物学或地质学专业的本科生,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最后,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
国外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机构有哪些? 他们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多少?
国外从事专业古生物学研究的机构基本上分为三类。 #
云南大学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节肢动物最古老、最完整的心血管循环系统
第一类是博物馆,也是主要的研究单位。 由于该馆藏品较多,尤其是古生物化石藏品,具有开展古生物学专业研究的优势。 另外,博物馆一般都有专门的研究经费,研究人员无需煞费苦心去获取项目、争夺经费。 做研究的时候,研究经费基本上不是什么大问题,研究人员也不会因为学术研究而“下岗”。 第二类是大学。 前提是有人对古生物学的学术研究感兴趣。 很多老师在教学后都会做一些研究。 第三类是国家级研究部门,如中国的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生物专业古生物专业,美国的史密森自然历史研究所。 #
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古生物学研究经费投入也受到影响,对几类研究机构产生了影响。 另外,古生物学专业是一个“长期专业”,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带来经济效益。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专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发展。
我国研究机构在古生物学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审批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
与许多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古生物研究经费申请相对容易的国家之一,而古生物学行业面临的“灾难”在我国并不是最明显的。 近年来,古生物学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仍然比较充裕。 #
事实上,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年轻人的接班问题。 例如,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人们曾经对各种化石进行研究。 然而,随着一批老专家的去世或退休,现在已经没有人对化石进行很多类别的研究了。 #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今地质工作普遍存在“重勘探、轻基础”的现象。 这是否会成为古生物学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障碍? #
基础地质工作应当由国家公益性地质勘查力量承担,不得由商业性勘查力量承担。 由于商业勘探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基础地质研究不被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家可以从管理机制入手,要求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在盈利后回报基础地质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基础地质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工作量。 而且,由于基础地质工作服务不具体,只能说是为国家服务,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所以这部分工作必须由国家主导的公益性地勘来承担,发挥重大作用。角色。 #
比如,如果让大数学家陈景润去“创收”,那么他可能不仅无法“摘到哥德巴赫猜想的明珠”,甚至可能连温饱都出现问题。 同样,利用古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来直接寻找矿物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地质产业要发展,首先要重视古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并认识到这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必须切实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 #
古生物学专业的未来是什么?
事实上,社会对古生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大,高中生在选择本科专业时也比较盲目。 只有在大学阶段学习,了解了地球科学领域的各个专业后,学生发现自己确实对古生物学感兴趣,并相信自己可以“吃得清贫,耐得住寂寞”,才可以去地球科学领域学习。地球科学领域。 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该专业。 因此,专家建议,古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好定位为从硕士开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
另外,对于国家的基础地质工作,整个工程规划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对古生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例如,在测绘过程中,需要收集化石样本的数量以及整个地图的精度。 二是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20世纪50年代不计成本采集化石的工作方式现在已经不适合了。 如果没有资金保障,估计很难有人免费从事古生物地质工作。
此外,国家应从自然科学基金层面优先支持这类为国家服务的基础学科,并可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
此外,还应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学习古生物学。 可以设立奖学金来支持、鼓励和引导本专业的学生,??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应给予适当的保护。 #
最后,商业地质工作虽然有风险,但一旦盈利,其相应的经济效益也非常高。 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要求商业地质开发从业人员对基础地质工作进行反馈,让其明白在进入地质勘查行业时,有义务和责任支持基础地质工作。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