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新一轮(2023-2025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名单出炉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上海周浦实验学校是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在新一轮全区科创教育指标综合评价中荣获“优秀”称号。 学校于2023年底引入创客理念,依托优质资源建设药草园和创客工坊,布局科教文化长廊,配备纸雕、爱迪生、糖画等创新实验室、小型气象站为师生营造了科学化、智能化、人文化的探索环境。
近年来,学校积极申报市、区级课题和内涵项目,开发实施科教特色课程,定期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普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校积极参与和主办各类科教展览活动,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 #
上海川沙中学华夏西校
上海川沙中学华夏西校秉承“一切为了中国”的办学理念,推进科技专业课程建设。 以中国传统建筑为出发点,成立“建筑模型”俱乐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上海模型节并取得优异成绩。 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线,依托生态家园课程洋泾中学东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青少年主题活动和清洁挑战实践活动。 #
开展“我列出校园植物”活动,通过植物研究、标识设计与制作、交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了解自然。学校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市、区各项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
上海进才中学东校 #
上海进才中学东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之一。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航空科技特色为主线,以科学探究和航空模型为重点,培养航空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的学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特色引领;基础普及、项目支撑;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依托基地、融合发展”的金字塔型有效实施模式。资源;注重实践,提高成果”。 #
学校目前获得国家航空特色学校、上海市航空特色学校、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并在新一轮浦东新区科技创新教育指数中荣获“优秀”综合评价。 在学校科技工作组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多次组织参加国家级、市级竞赛,并在不同项目中屡获佳绩。 #
上海富雷中学 #
上海富雷中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专业知识为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学校多次被评为区科技特色学校。 以环境教育为特色,不断提高科技学科课堂教学质量。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绿色环保理念。
学校有效提高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多次在市、区级未来科技之星、青年科研人员等评选和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和能力。 #
上海洋泾中学东校区
上海洋泾中学东校是浦东新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之一、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以“科技教育”为引领,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立足“素养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多元化创新。 课程。 开设一批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推动科技教育普及。 大力建设以船舶模型、造型为主导的科技俱乐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强化课程科目渗透,提高科创教育效果。
#
学校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开展“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项目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技特色项目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科学技术教育。 近年来,已有50余名学生在市、区级青少年模特比赛中获奖。
#
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先后成为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式学习实验学校、浦东新区首批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与编程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学校。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创新教育课程,包括一年级至三年级的Ultra Brain Max课程、四年级的FPSPI解题实践课程、一年级的校园大亨课程等。五年级学生,为学生提供协作探究、实验和交流演示。 #
学校每个教学班均开设短期兴趣课程供学生选修,实行教师带班制,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动手实践、提问、创造力等。 设计了五个主题的“探索之旅”社会实践活动指南; 开展校园“科技大讲堂”活动,邀请科学家进校园; 与企业共建,让学生走出校园,开阔视野。 活动期间,学校选派了一批批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浦东新区凌照小学 #
浦东新区凌照小学作为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在学生科技素养培养和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以“多彩童年”为三类课程引领,开设造型、科幻绘画、创意实践、环保等各类科技俱乐部和兴趣小组。 创新思维是学校特色科技项目。 2013年,学校引进了“心灵奥林匹克”(OM)和“目的地想象”(DI)项目。 学生们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共夺得上海奖杯17座、奖杯12座。 全国比赛奖杯1座,全球比赛奖杯7座。 #
学校的校园科技节和科普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行业大咖; 各种科技竞赛让更多的凌霄少年走出校园,与同龄人同台竞技。 #
浦东新区南码头小学
浦东新区南泉小学以“智慧、科技、创新”为目标,形成了“信息化”科技特色,荣获国家首批“AI OMO课堂实验学校”荣誉区创新实验室、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连续两年荣获区科技创新指标优秀。 学校实行通用阶梯式活动设计和科技特色课程培育的双轨发展体系。 科普阶梯活动依托“科普大讲堂”、“科普进校园”、“科学小实验”、“实践探索”、“亲子挑战”、“科技大赛”等线上线下无缝融合。
围绕科技特色和创新教育项目,开设“ICODE编程”、“无人机”、“网络机器人”、“科创”、“小创客”、“3D建模”等课程。 学校“科技之星”授予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成果。
#
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 #
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围绕“乐创”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探究课程体系。 结合各年级学生实践活动、科技特色社团、“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和“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精准教学项目”实验学校工作,科技教育工作有效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Mind OM是学校的特色科技项目。 荣获今年Mind OM世界冠军和2023年Mind OM全国一等奖。 学校还与“中国勺嘴鹬”合作创建上海首个鸟类创新实验室“勺嘴鹬站”,并招募热爱鸟类的学生组建飞鸟俱乐部。 #
为储备人工智能领域青年人才,成立人工智能学生俱乐部(AI Club)。 基于当前城市发展现状,发起“城市城市创造者”俱乐部。 学校利用课余服务时间开展无人机课程,引导学生对通信技术、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机械原理、工业设计等学科有初步了解,培养科技创新精神。
浦东新区东方小学
浦东新区东方小学秉承“快乐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校把“模型”、“科学探究”作为科技教育专项项目,以点带面建立了一系列科技“活创”课程和社团。 #
在区级课题引导下,开展“科学与艺术融合”项目化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联合育人。 我校连续四年担任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节开幕式协办单位,创作创作了科技主题歌曲《科技闪耀浦东》。 每年,我校在科学和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赢得一致好评。 #
上海市洋泾中学
#
上海洋泾中学秉承“责任”的校训,积极开展各项科技教育活动。 学校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共建。 也是中央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一流大学的优秀(优质)生源基地。 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创新综合素质培养基地。
学校与同济大学飞机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科普中心、人防科普馆、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达成共建合作。 校本课程方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探索AI”科学营活动和人工智能思维创新拓展课程。 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环境工程和固定翼工程设计与制作两门拓展课程。 近年来,学校师生多次参加国际航天科普视频大赛、“创新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上海青少年明天科技之星评选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首届“大飞机杯”航空技术挑战赛等,各项比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上海市鹤庆中学 #
上海鹤庆中学致力于打造生态办学特色,围绕“生态”和“实践”两大主题开发课程,打造“自然学与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活动设计,普及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通过生态实践园的建设和完善,从“课程开发、素养培养、融合教育”三个角度精心设计活动,充分发挥生态实践园的教育基地作用。 2023年,生态文明教育系列《美丽中国》入选上海“中国系列”首批100门课程。 学校精心设计各类探究活动,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以生态实践园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素养。 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
上海市湖新中学 #
沪新中学以“让学校成为生命活动的和谐家园”为目标,建设了人工智能实验室、STEM教室、现代电子生物实验室、蝴蝶创新等众多设施齐全的科技活动专用场所。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设施,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
作为上海科技馆校校合作永久挂牌单位,学校以“蝶梦园”为基础,围绕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定的科技特色。 特邀昆虫学专家团队来校指导、讲座等,并与浦东新区8所中学开展合作。 小学、幼儿园组成生态教育学校联盟。 学生在市科技创新大赛、市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征文比赛等多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充分挖掘社会科教资源,成功申报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试点实验学校,并与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中心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课程。 每年科技月期间,学校都会组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竞赛和活动,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
上海市上南中学
#
上海市上南中学是上海市天文台天文科普教育基地,荣获上海市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社区实践指导特色基地、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实践点等荣誉称号。 #
学校多年来凭借其天文特色,坚持开设校本课程。 不断培养天文社骨干,也提高了学生的天文科学素养。 学校天文台还致力于服务社区,成功举办了多次社区开放日活动、中秋赏月科普活动、夏季天文科普夏令营等活动。 今年,成功与自然历史博物馆签约。 这是学校继与上海天文台、天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后,拓展博物馆与学校共建领域的又一举措。
#
上海下沙学校 #
上海下沙学校被评为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新一轮区科技教育指标综合评价中“优秀”,成为“区域推广人工智能实验学校” “计算思维培养的智能与编程教育”项目和“未来科学之星”培养计划学校。学校形成了集科技探索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探究项目于一体的科技教育模式,形成了课堂内外联动、辅导员与科学家联动、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科技教育格局。
学校开设了丰富的科技俱乐部,逐步形成了模型科技、生物探索、创意编程等学校科技教育特色。 在模型科技教育中,学生充分探索航模、车模、造型的奇妙世界,在经验中积累,在探索中创新。 在“金鱼科普”俱乐部里,班级里的池塘、走廊、鱼缸都成了供学生观察、探索的“生态场”。 科教项目“金鱼科学”学生俱乐部科技实践活动”荣获浦东新区青年奖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各项各级科技竞赛。
浦东实验小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北校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原浦东新区浦东南路小学)是首批浦东新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新素养实验学校、会员学校之一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生态教育联盟学校。 学校秉承多元化融合、智能科技、儿童未来的科技教育理念,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远航”创新实验室,包括“生物宽广”等领域。角镜、能工之家、数字化实验室、帆船比赛公园”; “苹果之谜”创新实验室包括“创意研究工坊、启智自然花园”等区域。
学校利用学科教学与技术融合的方式,将自然、劳动技术、信息技术三门国家基础课重新优化整合校本实施。 “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整体建设与校本实施”实验项目被列为浦东新区教育内涵项目,并在“创造成长——上海课程改革30年区校”交流推介实践成果报告”。 科学综合课程教研组荣获浦东新区教育体育系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教育项目。 其中,“手之舞——三维纸模型设计”项目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致力于打造“智慧校园”平台,营造科技教育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学校加强图书馆建设,开设公共阅览区,设立科技教育宣传栏,加强网络科技教育资源建设,利用多种渠道开展科普。 #
学校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在强化特色社团、拓展课程建设方面加大创新课程比重,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嘉年华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工程活动、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 在为学校争创荣誉的同时,科技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
#
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将“生物与环境”项目确立为科技教育特色项目,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教育深入研究。 开发了《走进蝴蝶的世界》、《巧手》、《绿色星星》、《绿色家园》等具有生物和环境特色的校本教材。 #
学校制定了“绿色生活,我先行”的总主题,成立了学生项目组。 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紧密结合,实现学科融合; 适时开展有趣的主题活动; 积极对接外部资源,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 植树节组织学生向社区发放森林保护宣传材料; “小监督员”“监控社区污染问题等等。 与杨浦区世界儿童慈善中心签署系列公益课程合作备忘录,邀请公益组织举办生物小创新者《土壤在呼唤》科普讲座; 与上海浦东优化环保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环保课题研究。 #
浦东新区老港小学 #
浦东新区老港小学专注航天科技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首次成功发射探测火箭”独特的火箭文化和航天元素,培养学生对航天的热爱,成为当地航天名校品牌。 特殊学校。 以航天科技教育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鲜明体现科技和火箭文化特色。 火箭广场、室内体操室、塑料多功能操场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校本课程《我们从这里起飞——小学生学航天》由航天故事、航天知识、航天生产、航天探索四个模块组成。 开展科技开发活动等,创办环保小制作、模型(建筑、飞机、火箭等)、信息技术等。“太空育种”俱乐部还聘请校外辅导员前来向学校寻求指导; 寒暑假还与社区合作开展农村少年宫活动。 每学年组织项目竞赛,鼓励优秀青年科技标兵积极探索、拼搏创新。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有计划、重落实、求实效。 各班的黑板报、班组班、科技角是学生进行科普、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
浦东新区航城实验小学 #
浦东新区航城实验小学充分利用科普教育的各种阵地和渠道,打造方方面面“和谐”的科技教育通道。 学校从“和谐创造未来”课程理念出发,将小学自然、信息技术、劳动技术三门基础课程与科技俱乐部、延伸课程相结合,形成“和谐创造未来”课程体系——杭杭农场创新实验基地,形成了以校本科技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科技学科教学、科技特色课程、科技主题活动的科技教育理念。 #
学校秉承“和而无异”的教育理念,将科技教育分为五大领域。 低年级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浓厚的氛围,进行动手活动。 中级增加了可理解的内容洋泾中学东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高年级设置了专题,要求较高的理解力、抽象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校连续多次荣获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节优秀组织奖; 多次获得上海模特节系列比赛团体成绩第一名; 学生在区、市乃至国家各级获奖的不计其数。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科学创意梦想的广阔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