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核心装置(年产60万吨乙烯装置) 王云 摄 #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石油的重点项目。 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项目。
#
项目总投资80.4亿元,占地2216亩。 由6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3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三个主要生产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附属设施组成。 系统组件。 乙烯装置以纯乙烷为原料,采用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乙烷蒸汽裂解工艺技术。 对引领国内高附加值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和减少对国外乙烯工艺技术的依赖具有双重示范作用。 与传统石脑油加工乙烯相比,乙烷制乙烯具有乙烯收率高、能耗低、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 乙烯收率可提高30%~80%左右,成本可降低30%以上。 乙烯收率、综合能耗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被化工行业称为国内乙烯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
该项目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 它依托塔里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本着“资源就地转化、综合利用、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年税费近7亿元。 可以在南疆形成以乙烯为主导、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有效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和就业,实现资源开发直接惠及当地。 ,带动南疆经济发展。
#
整个项目突出绿色低碳,采用新型烟气脱硝、高温湿式氧化、超滤+反渗透、蒸发结晶等国际领先新技术。 氮氧化物排放量较现有通用乙烯装置减少70%,废水回用率95%??以上,达到接近零排放。 #
塔里木乙制乙烯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融合通信、移动平台优势,成为集生产调度、机电仪表控制、智能制造于一体的“智慧工厂”。紧急指挥。 #
该项目于2023年6月19日开工乙烷,经过近万名参与者的不懈努力,项目日历工期24个月乙烷,有效工期19个月。 克服了疫情反复、极端天气等严峻挑战,于今年7月17日竣工。 完成中交集团建设。 该项目充分依托独山子石化总部的人才、技术、经验优势,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实施。 细化控制节点,制定保障措施,加强人员协调。 ,实行终身质量责任制,严格过程监督和结果追溯,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全面受控,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工艺管道焊接一次性合格率98.5 %,高于96%的质量目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 #
为确保装置首次开车成功,独山子石化抽调95名骨干人员提前介入前期调试和调试工作,做好生产、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充分准备。 开机过程中,运行计划严格执行,一步一步,一步步确认。 该项目从交接到材料投入仅用了44天,从材料投入到产出合格产品仅用了11个小时。 项目启动全过程火炬几乎零排放,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泄漏”。 绿色、高效、优质的开车,创下了国内同类装置施工工期、安全性能、开车效率的新纪录。 #
独山子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吴立平博士表示:“乙烯产业是石化工业的核心,乙烯产量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炼油和化肥中,乙烯设备较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其复杂程度仅次于核电,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之一,应用广泛。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是高结晶、非极性热塑性树脂,下游产品涵盖管材、高强薄膜、注塑、拉丝等领域。常见包装盒、塑料盆、各种管材、薄膜、酸奶盒等均采用聚乙烯产品为原料生产,目前公司研发的薄膜材料占据新疆80%的市场份额。 冬天,大多数家庭都会使用地暖来取暖。 采用我公司管材生产的地暖管使用寿命可达50年。”
独山子石化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 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和油气引进、储存、运输、加工的战略枢纽。 有着112年的石油勘探历史和85年的炼油历史。 塔里木6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前,独山子石化已具备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和140万吨/年乙烯、45万吨/年合成氨、尿素80万吨/年。 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原油加工能力超过百万吨的炼油厂。 20世纪70年代进入国家先进炼油企业行列。 20世纪90年代,建成新疆第一套乙烯装置。 2009年,西部大开发标志性项目——千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 万吨乙烯项目是一座技术先进、与国际接轨的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