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六大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分析,你值得拥有!

2024-02-2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1、净资产收益#

注:考虑到可比性,统计仅从2009年开始

#

六大国有银行股本回报率逐年下降至2023年最低点(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除外,2023年涨幅高于2023年)。 2023年略有反弹,但未达到2023年的水平。 招商银行的股本回报率跌至2023年最低点,随后反弹。 2023年,疫情因素降至最低点,2023年实现增长,超过2023年水平。

#

2、总资产回报率

#

去年2009年有所上升,2012年和2013年达到最高点,随后开始下降。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大型国有银行直到2023年都出现下滑,2023年反弹上涨,均未超过2023年水平。 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在2023年跌至最低点后开始上涨。 虽然2023年有所下降,但2023年的涨幅超过了2023年的水平。 此外,邮储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远小于其他国有银行,而招商银行的回报率则远高于其他银行。

#

3. 权益乘数 #

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逐年下滑,杠杆越来越小,经营也越来越稳定。 邮储银行比其他银行高很多。

#

股本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权益乘数 #

如果总资产回报率和权益乘数都有可能下降,那么股本回报率会下降,但每年下降幅度不会太大。 受疫情影响,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2023年出现反弹净资产利润率,连续??两年年均下降幅度并不大。 今年疫情影响再次袭来,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可能出现下滑。

#

4、销售净利率

#

各家银行在2012年、201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跌。五大银行一直下跌到2023年,2023年才出现上涨。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在2023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上涨, 2023年达到高点。邮储银行的销售净利率明显低于其他银行约10个百分点。 #

5、净利润同比增速

#

前五名银行在2010年和2011年达到增长高峰,实现净利润增长约20%。 他们在2012年和2013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2014年实现了个位数增长,2023年和2023年几乎没有增长(BoC下跌),2023年到2023年实现了不到5%的增长,2023年几乎没有增长,而2023年增长10%。由于改制较晚,邮储银行的发展趋势与前五名银行有所不同。 2013年至2023年发展缓慢,仅有个位数增长。 2023年和2023年实现了15%左右的增长,2023年接近10%,2023年实现了16%的增长,2023年实现了5%的增长,2023年恢复到18%的增长。 2014-2023年和2023年均为个位数增长,招行其他年份均保持15%及以上增长。

#

6、每股收益 #

2023年至2023年前五名银行每股收益增速约为5%,低于2009年至2023年7%左右的增速。邮储银行增速约为7%,招商银行的增速约为7%。增长率约为14%。 #

7、净利率 #

四大行在2014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下降,到2023年,2023年小幅增长后,持续逐年下降,直到2023年。邮储银行2023年开始下降,直到2023年。招商银行银行在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2023年略有上升。总体来看,这些年实际下降幅度并不大。 从绝对值来看,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明显高于其他银行,四大银行中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较高。

#

8. 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

#

四大行在2011、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下降,直至2023年,2023年略有增长。邮储银行从2023年开始有所增长。招商银行在2011、2012年达到顶峰,逐年下降。直到2023年,才呈现上升趋势。 从绝对值来看,招商银行远好于其他银行,邮储银行明显低于其他银行。 #

2、风险控制能力 #

1、不良贷款率 #

前五名银行在2011年和2012年达到低值,然后逐年上升。 尤其是2023年,增幅非常大,2023年达到高值,然后逐年下降,到2023年,2023年上升,2023年至2023年小幅回落。 邮储银行保持基本稳定。 招行2011年、2012年达到低值,随后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至2023年。从绝对值来看,邮储银行和招行明显低于其他银行。 虽然近五年来五大银行的不良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大。

#

2、拨备覆盖率 #

五大银行2012年达到高值,逐年下降到2023年,然后逐年上升到2023年。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2023年到2023年逐年大幅增长。从绝对值来看,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远高于其他银行。 四大银行中,农业银行明显高于其他银行。 #

3、资本充足率 #

总体趋势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4年,上升较为明显。 前五名银行升至2023年最高值。2023年,除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外,其他银行的资产充足率都将达到较高水平。 从绝对值来看,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最高。 #

4.趋势分析总结

#

1、盈利能力

#

(1)以股本回报率作为评价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2009年以来六大国有银行的总体趋势非常确定和明确,就是逐渐下降,从20%左右下降到11% % 关于。 从我们的日常经验来看净资产利润率,12年前银行是靠自己赚钱的。 赚钱容易,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 年轻人依靠关系加入银行。 2023年左右以来,银行内卷化逐渐严重,基层银行面临压力。 越来越大。 #

银行是一切产业之母。 理论上,利润水平应该是各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样比较合理。 考虑到银行业在金融安全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国有银行的普惠性,国有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大趋势是会持续下降。 大胆猜测,长期来看会跌落到以8%为中心的区间。 这个过程会比较慢。 #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股本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股本乘数

#

2012年、2013年以来总资产收益率的整体趋势也非常明显,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四大国有银行目前在0.9%左右。 授信具有周期性。 考虑到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包括地方平台)杠杆率大幅上升的空间不大,五年甚至十年内大规模授信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不排除小规模信贷发放的可能性。 信贷高峰。 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总资产收益率会缓慢下降,下降空间不大,而且这期间可能会反复出现。

#

权益乘数反映了银行的杠杆率。 十二年前,我们银行杠杆率太高,安全性太差。 目前,我国大型国有银行的股本乘数在11左右,基本稳定。 未来可能会慢慢下降到10以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

(3)净利率直接反映贷款的盈利能力。 可见,过去十二年来,与信用压力程度密切相关。 2014年达到顶峰,随后有所下降。 2023年略有上升,随后持续下降。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净息差整体趋势呈下降趋势,但受信贷供需偏紧的短期影响,还会反复出现。 #

(4)净利润保持4%的增长。 尽管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但业务规模持续发展,实现利润稳定增长具有较大确定性。 #

(5)每股收益保持4%以上增长。 四大国有银行补充资本压力不大,净利润的增长基本可以体现在每股收益上。

#

2、风险控制能力

#

不良率总体趋势下降。 2023年达到顶峰,随后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该行的风险控制管理理念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创新了产品、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 客观地讲,风险控制管理得到了很大提高。

#

拨备覆盖率近年来也不断上升,目前处于较好水平,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

3、资本充足率 #

我国高度重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 国有主要银行资本充足率2014年大幅上升,此后至2023年逐年上升,2023年、2023年与2023年基本持平。国有银行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以后可以随着业务的发展进行维护并慢慢完善。

#

4. 总结

#

20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问题是银行经营管理方法缺失,没有遵循金融客观规律。

#

2000年以后,处置不良资产后,对管理和经营进行重组,探索与市场接轨的产品、风险控制和资本管理。 规范后,公司上市,继续补充资本、规范管理。

#

十二年前,银行业标准化上市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宏观经济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重资产行业资金需求巨大。 银行盈利能力非常好,在2014年达到顶峰。随后,重资产行业增速开始放缓,银行业利润开始逐步下降,不良资产增加。 (银行业似乎受资金需求影响较大,资金供给主体基本稳定) #

目前,大型国有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本充足率远高于12年前,综合实力、经营规模、管理经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均远优于12年前。 。 唯一的缺点是增长速度较慢。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