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年度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和培育项目名单

创建和培育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的进程,将成为苏州教育信息化加速腾飞的又一新航站楼。 苏州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塑造智慧教育教学新环境,打造新教育教学模式,创建新教学评价机制,运用智慧教育提高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 愿景是将苏州建设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枢纽城市和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
来百度APP欣赏高清图片
超级硬核: #
网络快、设施精、资源广、覆盖全 #
全市有多媒体教室2万多间。 #
自建数字资源160TB
位于苏州电教中心的苏州教育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堪称苏州智慧教育的大脑中枢。 走进中心,多个显示屏和信息机房同时工作。 为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30多所学校提供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教育动漫、校园网络安全、在线教育等,这也是苏州基础教育在全国唯一的联系点教育科技网,也是苏州市所有学校与省教育厅、教育部数据对接的唯一途径。 “我们可以同时提供450个虚拟服务器,满足每个学校的信息化应用需求,方便又免费,为学校节省了大量成本。” 市电教中心网络运营中心主任徐可染解释道。 #
2013年至2023年,苏州实施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苏州教育城域网实现了10千兆到校园、千兆到班级、100兆到桌面,无线校园覆盖率超过90%。 与国家数字学习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设335间未来教室。 全市有多媒体教室23170个,其中互动多媒体教室17418个,占74%。 建设国家、省、市三级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市级数字资源160TB,共享省级数字资源600万条。 与中央电教中心签约成为国家教育云大规模应用示范区,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引进盘古云平台资源。 基本实现教学应用覆盖所有教师、学习应用覆盖所有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学校。 “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网络快、设施优、资源广、覆盖全’。” 市电教中心主任顾瑞华总结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教育城域网无线覆盖苏州教育信息网,完善苏州教育大数据处理和软件应用功能,不断优化智慧教育体验。” 市电教中心副主任曹海荣说。 #
新模式:
#
未来课堂、翻转课堂、同步课堂 #
苏州在线教育中心成为全国典范
在沙盘上塑造地理地貌,利用AR技术渲染出色彩缤纷、逼真的山峦丘陵效果,然后在VR空间环境中共享。 学生们佩戴VR眼镜,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徜徉山水,探索自然。 谜底……上个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举办了5G科普公开课。 这也是江苏省首次推出基于5G网络环境的智慧课堂示范教学课程。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校长冯凌艳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学方式正在迅速改变。 作为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星洲小学在实现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 希望借助5G技术,打通多学科融合发展,实现教学无边界。 #
近年来,苏州大力倡导智慧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未来课堂、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移动互联网个性化学习领域的构建,打造互动式、探究式、协作式课堂,实现精准有效的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2023年,苏州金蟾实验中学“未来课堂推动苏式课堂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入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亿嘉品牌,深化智慧教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太仓市被列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区。 2023年,苏州在线教育中心入选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
苏州在线教育中心统筹全市名师资源,连接线上线下,提供具有直播课程、微课资源、在线问答、数据分析四大功能的公益在线学习平台,有效实现了共建。优质资源共享苏州教育信息网,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苏州在线教育中心首批试点学校,苏州金蟾实验中学校长陈莉深受感动。 2023年,苏州在线教育中心举办直播课程3279门,在线学生人数和总登录次数超过638万人次。 目前共拥有系统优质资源32635条,总存储容量210.81TB。 #
苏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在国际、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上发言,就苏州教育信息化的区域特色进行交流。 2023年,苏州在线教育中心的成功经验将在全省推广应用。
大数据: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支持体系 #
伴随收集和分析, #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评价
#
截至目前,苏州已开发了100个教育数据检测点,对各县市年度教育责任目标进行检测考核。 “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数据驱动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教育教学支撑体系。”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国华表示。 #
一是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教学模式。 探索利用未来教室等智慧教育环境进行课堂教学数据的伴随采集,通过智能阅卷系统进行课外学习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在线教育中心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实时采集,实现课内、课外、在线学习。 收集学习行为全过程数据。 以基于最新课程标准的各学科、各学术阶段的知识图谱为核心,打通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环节,尝试数据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
二是根据学生画像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教育数据交换平台,汇聚在线教育中心、教育电子漫画、校外综合实践平台、学生志愿者活动平台、学生阳光成长综合实践平台的数据,将学生学习、体育、健康、校外综合实践平台等数据融合起来。校园活动、综合素养等。汇聚分析各方面数据,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学生画像,全面描述学生成长,提出智慧发展建议。
#
优良生态: #
多元化协同创新智慧资源
#
大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
智慧教育惠及全城 #
2023年,苏州率先提出“数字化教师”、“数字化教学研究者”、“教育大数据分析师”概念,在江苏省苏州市一中成立圣陶班,并与中央教育部合作中国师范大学培养数字化教师。 目前,已有一批一线教师通过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 “下一步,苏州将启动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提升工程,建立未来教师数据素养标准,打造首席信息官、数字化教学研究员、数字化教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安全工程师五支队伍。” 市教育局局长张黎明说。 首席信息官负责区域及学校智慧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 数字化教师负责学习、掌握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数据分析师负责借助智能设备收集、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研究,提出教育改进的建议; 数据安全工程师负责数据赋能、保密以及防范各种数据危害。 #
智慧教育的生态系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 智慧教育城应该是政府引导、中小学、大学、企业共建共享的UGBS(大学、政府、企业、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 四方合作供给机制建立“市场选择、教学科研人员选择、用户选择”三层筛选模式,盘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高效的资源供给模式。 同时,智慧教育治理主体也将形成多元化机制。 实现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全流程数字化运行,开放省、市、县三级教育数据平台; 整合教育内外部数据,将教育数据库与公安人口数据库、信用数据库、电子证书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等政务数据库集成。 数据库共享。 #
“未来,苏州将完善基础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库,升级智慧教学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以‘一中心、 “两个数据库、三个平台”,实现一人一号终身有效,智慧教育成果不仅覆盖校园,还逐步延伸至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惠及全市。 张舒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