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院:行走的思政课堂,五育并举育新人!深耕红色沃土,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落实实践育人“大思政课”要在行走中开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高质量就业为核心。秉持“五育”同时推进。依照“五走进五研学”进行组织实施。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在研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研学、在研学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做到研学相互结合。实现知行融为一体。有效构建青年学子校外实践教育平台。全力塑造青年学生“行走的课堂”。使青年学生听了能满足需求。学起来引发情感共鸣。品味时增添回味感受。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理念、树立远大抱负。深厚培植爱国主义情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让“有灵魂的行走”变成学习的常规状态。
#
持续深入耕耘红色肥沃土地,全面凝聚奋勇前进强大力量。那所学校竭尽全力挖掘大别山革命老区蕴藏的红色丰富宝藏,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灵活运用红色资源,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内涵,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引领青年学生前往陈潭秋故居参观、红安革命纪念馆瞻仰、麻城烈士陵园祭扫,亲身投入红色广阔土地开展红色研究性学习旅行,使得红色旧址遗迹转变成为授课场所,让革命文物资料以及城市发展成果演变成学习教材,奋力打造高品质的行走在路上的红色授课场所。促使青年学生在充满氛围的情境里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沉浸深入的状态中感悟“青年强大国家才会强大”的道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坚定信仰红色。 #
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前往黄冈遗爱湖风景区,龟峰山风景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地址,东坡赤壁以及“一县一品”文旅胜地,让青年学生感受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品位婀娜多姿的小河,优美绝伦的田园,古老而不失魅力的建筑,触摸东坡文化,戏曲文化,禅宗文化,医药文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名人文化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激励青年学生讲好本土故事,享受城市发展产生的红利,传递美好生活从而共享振兴成果,走进文旅胜地以共享振兴成果 。
聚焦于志愿服务,去践行青春的担当。学校依照“制度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社会化协同、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要求,组织青年学生前往街道社区。前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亦或是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研学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专业技能与特色展示,以此为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撑。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奉献里闪烁光芒,使思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
进入“田间课堂”,领会劳作之美,学校极为看重劳动文化的育人作用,踊跃拓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施展专业优势,安排青年学生前往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种植基地投身现代农业劳动,使得青年学生脚下沾满泥土起步网校,付出体力汗水,以沉浸式的方式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从“书本”迈向“实境”,在近距离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魅力时,唤醒青年学子的劳动情感,提升劳动品德,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达成以劳树德、以劳促学、以劳润心、以劳益美。
#
进行认识实习,使个人阅历得以丰富。学校为有效处理青年学生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学习水准与实践能力“不般配”的状况,以“走进知名企业,感悟城市巨变”参访交流实践项目作为引领,组织青年学子前往比亚迪、TCL、华为等知名企业所在行业,开展认识实习,面对岗位时,主动学习、深入思索,“沉浸式”体会名企魅力,感悟城市发展力量,在工作实践里历练自身、把握自身、成长自身,丰富个人阅历,用以给就业“加码” 。
在工作体系里,学校接连制订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文件,清晰了社会实践育人的目标要求,明确了社会实践育人的形式内容,于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在推进情形中,构建评价反馈机制,把参与学生的表现状况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内,当作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照,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搭建起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
刘明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称青年研学行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使教育步入现实场景,借打造“行走的课堂”,让青年学生于校内“小课堂”学习,融入社会“大课堂”,整合多方资源,拓展课堂半径,凝聚育人合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里营造启智润心的育人氛围。(崔现强、黄伟、杨晨程)。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