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审计探讨(摘要)

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审计浅谈【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创新的竞争。研制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源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持久高速发展发挥着极为关键作用。在过去传统的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甚少关注研制费用,将研制费用纳入无形资产中综合审计,对研制费用没有具体的审计方式。近些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制投入的不断降低,对研制费用审计的须要愈发强烈。【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审计1.序言步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推动,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愈发迅猛,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觉和技术发明,正在以更快的速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作用愈发显现,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些情况下,世界好多知名企业都把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入,把发展战略技术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因为R&D过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须要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因此人们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缺少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
为此,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仍然是国外外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但会计界极少有对研制费用的审计有相对的研究,因而本文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的审计方式进行剖析。2.新准则下研制费用的界定及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将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应该分辨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部份分别进行核算。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其特征在于研究阶段是计划性的探求性的,其研究是否能在未来产生成果,即通过开发是否能产生无形资产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也难以证明其能否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而,研究阶段的有关开支在发生时,应该给以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其特征是具有针对性,产生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应将这一阶段的开支分辨为费用化开支和资本化开支,假如企业能证明其开发总额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开发总额确觉得无形资产。3.对研制费用施行审计的必要性随着企业对研制投入的力度加强,研制总额占用企业越来越多的资金,假如充分借助那些资金,产生研究成果,将其确觉得企业的无形资产,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但若果不充分借助那些资金,除了会导致企业现金资源的浪费,就会妨碍企业的发展,甚至造成企业破产。
因为我议会计准则对研制费用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务工作中,应该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给以判定,这很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收益的手段,管理层可能出于不同的目的控制研制费用的界定、确认以及批露等。3.1出于节税的目的研制开支费用化具有增加应纳税所得,降低企业现金流出的作用。国家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税收新政上对研制活动给以倾斜,非常是在我国新颁《国家中常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后,加强了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税收鼓励,准予企业按当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初抵扣不脚部分,可按税法规定5年内摊销抵扣。管理层为了少纳税,故意延长研究期间,再者,还可能将一些不属于研究费用的项目列为研究费用,比如将没有参与研究开发人员的薪水薪资纳入研制费用。3.2管理层处于自身利益的目的我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研制费用,但对研制费用作为一个独立的费用项目单独列示,而不将其划入管理费用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对研制费用进行规范全面批露的企业并不多,而大多企业在批露研制费用时仍将其划入管理费用综合批露。
#
这就促使管理层有了可趁之机,”私设金库”将个人消费列入管理费用中的研制开支,偷梁换柱转移资金。为此,更强化调了研制费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强化对管理层的监督。3.3为降低企业价值将开发开支不正确的资本化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允许开发总额资本化的五项条件似乎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关于开发总额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但具体施行上去很难操作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均主要借助财务人员的专业判定,客观上为企业借助此规定操纵收益提供了便利。而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企业开发总额资本化金额与企业的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因而,许多管理层出于提升企业价值,给投资者传递企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信息的目的,扩大企业资本化金额,粉饰企业业绩。4.对研制费用施行审计的建议对研制费用的审计首先要看清企业的科研能力,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科研人才以及其他资源支持,开发的项目产生无形资产的可能性有多大,产生的无形资产能够使用或转让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其次要针对研制费用的主要的构成诱因施行具体的审计。4.1对研制人员薪资薪资的审计研制人员的录用、辞退应经过研制项目相关负责人的审批,记入研制费用的工时数与考勤记录的工时数相符,研制人数统计表中研制人数的认定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相关规定;检测管理层相关决议及相关支付记录,查证与研制人员任职或则雇请有关的其他开支,(包括股份支付,同时取得股东会议决议及监管部门批复)与相关资料是否相符;要特别注意非研制人员的薪水薪资不得记入研制费用;若存在人工相关费用在各项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均摊,检测平摊方式是否合理且前后期保持一致。 #
要特别关注专门负责研制费用管理人员的薪水薪资以及奖金,看是否与公司规定相一致。4.2对研制材料等直接投入费用的审计检测支出范围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相关规定,有无将不属于研制费用的开支列入研制费用,检测为施行研究开发项目而订购的原材料等相关开支以及用于研制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是否与原始账簿相符;检测是否存在为研究开发项目以外的项目而发生的采购费用、水电费、租赁费等纳入直接投入的情形,如有,提请企业调整;检测是否存在将达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确认标准的开支一次性记入直接投入的情形,如不符合规定,提请企业调整。4.3结合财务报表关于研制费用的批露进行审计若财务报表对研制费用进行了规范全面的批露,首先要复核财务报表中的费用化金额和资本化金额是否与记帐账簿中金额一致。其次要核实研究阶段的开支是否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开支是否有条件的资本化,并向管理层寻问分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标准,以及有条件的资本化符合的条件有什么。最后要注意财务报表关于研制费用批露数额之间的勾稽关系,管理费用中研制费用的金额应等于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金额与开发阶段部份费用化金额之和。若财务报表中没有对研制费用进行批露,要寻问管理层缘由,并将记帐账簿和原始账簿进行核实,看研制费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参考文献:[1]胡雅杰,宋清.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绩效的比较研究——基于DEA方式的实证剖析[J].商业会计,2012(5).[2]崔也光.企业研制费用信息披露方法的改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3]张灵.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核算阐述——实务问题研究[J].现代工贸工业,2010,22(23).[4]高晓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的阐述[J].中外企业家,2012(2).[5]穆大团.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对研制费用处理的阐述[J].企业导报,2011(13).[6]张灵.高新技术企业研制费用核算实务问题研究[J].新会计,2011(2).[7]王小宁,炮兵,曹礼制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对企业研制费用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9(21).[8]郑子远.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46,140.[9]梁莱歆,熊艳.我国上市公司研制费用披露现况及其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5(10).本文成果受天津市财政和上海市科委“人才培养”项目捐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