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动态 >

2011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2011-06-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2011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

每年高考之后,总会有极少数考生出各种差错,不是忘记了填报志愿的时间,就是没按照规范程序填报志愿,亦或许收到了莫名其妙的假录取通知书不知所措。

#

所以,考生们一定得注意这些考后的细节问题,以免后悔莫及。 #

别忘了填志愿的时间

#

去年,我省一考生发挥的很好,得了高分,全家人高兴不已,成绩公布后就去外地旅游去了,结果记错了填志愿的时间。等他赶回来后,一切都晚了。

#

考生一定要注意不同类别、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为提高考生志愿填报的针对性,我省今年继续实行分段填报志愿。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千万不要错过。 #

要按规范填报志愿 #

考生要注意了解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招生录取的不同类别、不同批次,不同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对考生都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广大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中第一部分“填报志愿注意事项”,并登录相关院校的网站,了解学校招生章程。 #

同时,我省今年仍然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广大考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操作说明,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填报。

#

提前批次得“赶趟”

#

报考提前批部分的考生要在考后时刻留意这一批次的划线、体检、面试时间。 #

报考军校(含国防生)、公安类院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以及航空服务类、旅游类等院校的考生要注意相关类别的划线时间,符合条件的达线考生要及时参加体检、面试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在《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报考指导》中都有详细刊载,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详细阅读。 #

征集志愿要弄明白 #

其实,近年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都就征集志愿做详细的说明,但是每年仍然有不少考生咨询,为什么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却没被录取。 #

因此,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解释,降分征集志愿是对学校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进行降分录取。只有填报了降分学校的考生才能有机会被录取的机会。同时,降分征集志愿是逐分降分录取,也就是说降多少分能够完成计划,就降多少分,并不一定降20分。比如二本院校中降分的学校,降分幅度大多在3-4分,省属院校降分幅度最大的只有6分。 #

不要对三本院校有偏见

#

近年来,少数考生和家长对三本批次院校抱有偏见,总感觉三本院校就是高学费,其余的没有什么优势。这一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要正确认识三本院校。三本院校包括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其中独立学院占大多数。独立学院是依托普通高校举办的,其中大多数是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比较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就读三本学校同样是考生获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的途径之一,而且一些三本院校的就业前景比较好。 #

当然,由于三本院校类型较多,学校办学实力参差不齐,考生在选择三本院校时,要注意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

#

收到通知书得鉴别 #

考生志愿填报后,被录取的考生很快陆续开始收到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其他各种类型的录取通知书也纷纷粉墨登场。

#

为此,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一定要正确鉴别普通高等教育录取通知书。鉴别办法很简单,就是将录取通知书的寄出学校、录取的专业与通过安徽招生考试网、安徽教育网以及168声讯台查询到的录取结果进行比对,只有二者相符,才说明是真正的普通高等教育录取通知书。

#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收到其他类型通知书的考生,一定要注意鉴别发放这些通知书的机构的性质,注意提防各种类型的招生诈骗,防止上当受骗。

#

家庭贫困的考生不要急

#

很多家庭贫困的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即高兴又发愁,支付不起学费怎么办?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醒这部分考生,要了解国家和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不要因家庭贫困放弃入学。 #

近年来,每年考后,我省教育厅相关领导都会率省教育厅相关处室、部分高校学生资助部门负责人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在安徽教育网在线接受咨询,主要内容涉及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广大贫困考生今年也可以留意这一活动,进行咨询或者了解相关情况。

#

未录取考生别迷茫

#

高考,又考生挤上了独木桥,自然也有考生没能挤上。但即便是未能被大学录取,考生也不能自暴自弃,首先,应该调整心态,理性看待高考结果;其次,合理规划下一步的安排,根据自身和家庭情况,可以选择复读,可以到职业学校或者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也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争取获得高一层次的学历。

#

但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应该通过正轨渠道。比如,参加职业培训,或者到自考助学机构学习,要通过权威部门了解这些机构的资质、性质、办学条件、收费情况等,不要轻易相信少数机构的夸大宣传,防止上当受骗。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