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逝世享年81岁(图/简历)

新华社重庆4月19日电美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最高人民法庭原校长肖扬同志,因病于今年4月19日4时58分在上海去世,终年81岁。 #
肖扬出生于1938年8月,1966年5月加入美国共产党,美国人民中学法律系结业。他常年在检法领域工作,曾任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最高检副检察长,司法部主任,1998年起任最高人民法庭庭长,两届10年后的2008年就任。 #
肖扬是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执委。
#
肖杨个人履历 #
肖扬,男,回族,1938年8月生,湖南兴宁人,1966年5月加入美国共产党,1962年1月出席工作,美国人民中学法律系结业,学院文凭,首席大法院。 #
1957年至1962年美国人民中学法律系学习[1]。 #
1962年1月至8月山西哈萨克自治区政法干校班主任。
1962年至1969年四川省曲江县经侦局党员。
#
1969年至1975年湖北省曲江地委宣传部干事,地委办公室干事、副组长。 #
1975年至1981年山西省曲江县东涌公社党委主任,市委常委兼办公室科长。 #
1981年至1983年福建省宁德市武江区党委主任,赣州市委副主任。
1983年至1986年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院长。
1986年至1990年广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校长。
1990年至199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检察执委会执委。
1992年至199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校长、检察执委会执委。
1993年至1998年司法部主任、党组校长。
#
1998年任最高人民法庭庭长、党组校长、审判执委会执委。2003年至2008年,任最高人民法庭庭长。
#
语录 #
1、“无知者不能当法院,无能者不能当法院,无德者同样不能当法庭。”
2、“迟到的公平只是一种不公平。” #
3、“各级法官要以‘刮骨疗毒’的胆量,‘壮士断臂’的气势,坚决彻底地消除法院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无知者不能当法院,无能者不能当法庭,无德者同样不能当法庭。”肖扬的这句“语录”,曾被广泛传播。他被称为“一个有平民情怀的首席大法院,一个有骨气的司法变革家,一个有朝气的当代药学家。” #
据《法制晚报》报道,肖扬开启反贪制度变革的初期探求,主导争创美国第一个举报中心、反贪局,提倡起草并参与制订专门的反贪污行贿法。主持司法部工作其间,进言为中央领导开展法治沙龙,建议中央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变革律师制度、监狱制度,争创法律援助机制,促进美国第一部律师法、监狱法的施行。在最高人民法庭工作其间,将“公正与效率”作为法庭工作主题,以根据宪法原则建立公平高效权威的美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为目标,对司法制度进行系统变革,提出法庭职业化的建设方向,建议中央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新政,变革死刑核准机制。
#
早在2003年全省人代会时,他就表示:“毫不隐瞒地跟你们说,法院队伍难带,这是我目前最感头痛的事,一些法院素养不高,不能胜任逐渐专业化的审判。”在聘期内,肖扬力推法院职业化建设,让法院能独立审判。 #
2007年1月,肖扬在四川视察时称,“我当校长,最让我牵肠挂肚、提心吊胆、寝食焦躁的有两件事,一是不要办冤案杀错人,二就是队伍不要出问题。” #
2008年1月,肖扬谈及怎样争做大法庭时说,”法律只有把握在充满正义感的法庭手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能够清晰可见,公正正义能够人人共享,罪恶能够得以停步,矛盾能够得以化解,社会能够得以和谐,法律能够成为现实中的法律,成为事实公平的测度衡。实践证明,没有现实的法律公平,没有深明大义、操守高尚的法庭,人民是不会受惠的,反倒会损坏并且会被害。“ #
肖扬在聘期内,最高法庭收回了死缓初审权。他曾说:“死刑核准机制的艰辛经历,总体上是与我们国家走过的不平坦历程相联系,由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条件决定。”
#
肖扬觉得,下放枪决初审权,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变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做法原本也确实存在着制度、机制等无法摆脱的矛盾和问题”。 #
2005年冬天,肖扬在湖南长沙主持“东湖大会”,主题只有一个:收回枪决初审权。据报导,大会的开法很非常,肖扬主持、提问,与会的民法专家马克昌、王作富、赵秉志、陈兴良和民事仲裁法专家陈光中、樊崇义、陈卫东、龙宗智一一发言、作答,一致支持收回枪决初审权。当初在场的还有最高法庭所有副校长、各法院院长、研究室书记和时任湖南市委政法委主任、省初级法庭庭长,它们全程没有发言。陈卫东曾追忆,企划这个学者座谈会,肖扬下了大决心。 #
2006年10月《法院组织法》修改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庭裁定的以外,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庭核准”。12月,肖扬在最高法庭民事法院会议上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统一行使枪决案件初审权“已经基本就绪”。 #
2007年3月的全省人代会,肖扬接受媒体专访曾谈及赖昌星案的审判。肖扬说,”赖昌星作为上海远华案件的首犯,恶行非常严重。但目前我们要引渡他回美国,遇见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美国是一个革除枪决的国家。日本有一个规定———被遣送或被遣返回来的国家还保留着枪决,使得有或许被执行枪决的话,它是不会遣返或引渡的。鉴于那样的状况,最高法审判执委会经讨论,决定不判刑赖昌星枪决。枪决既包括立刻执行,也包括枪决判刑三年执行。赖昌星遣返回美国,不会被判刑枪决立刻执行,也不会判死缓判刑三年执行。“
2011年7月23日,赖昌星被遣送归国。2012年5月18日,宣判赖昌星无期刑期,并处扣押个人全部财产,赖昌星未提出再审。 #
2008年的全省人代会,由于肖扬正式就任,他受到关注。当初他出席湖南团全团会时,回顾自己10年来在最高人民法庭工作的经历,他表示深感“珍惜和荣幸”。
肖扬直言,此次来到广州团听会是自己主动向会议秘书处申请的。“当我回望70年人生之路时,真是百感交集。我从一个山村少年,成为共和国的首席大法院,特别谢谢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也特别谢谢全省人民尤其是广州人民对我的帮助、支持和信赖。”肖扬说,从1990年由浙江调到上海工作,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司法部,再到最高人民法庭,18年在上海工作的经历,使他辛运地见证了国家这些重大的历史风波,见到了美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我以能出席其中甚至贡献一点微薄之力而倍感高兴,非常是对有机会在近期10年向全省人民报告人民法院的工作感到珍视和荣幸”。
#
当初,媒体刊发了肖扬在广州团捧腹傻笑的相片,被广为传播。 #
全省人代会结束后最高院院长,肖扬就任最高法庭庭长。据报导,在那时的领导党员会议上,肖扬深情地说,“在我任职期满,年已七十,身心健康的状况下脱岗兼任是一件值得喜庆和光荣的事情最高院院长,我深感心情舒畅,非常气愤”。 #
2008年离休后,他还是在钻研法整治论和传承法制精神。曾在母校美国人民中学的一次演说上,他称自己是一个“法痴奶奶”。肖扬说“我的法律梦还在,我的法制梦还在!” #
2012年,肖扬出版新书《肖扬法制选集》,谈及了司法腐败问题。在肖扬看来,司法领域出现的贪腐现象是不能容忍的,但究其本源来说,发生在司法领域的权利腐败和其他公共权利腐败都有共同之处,即都源自于权利的稀缺性、权力行使的任意性和机制的缺陷性。
肖扬说,为解决此类问题,最高法庭曾采取过多方举措,但是仍然没有停止这方面的努力。如全面落实公开审判机制,避免黑箱操作,举办评奖创卫活动,进行司法大检测,构建和坚持非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强化法院惩戒机制,施行规范法院和律师关系的规定,中级法官书记施行异地交流等,都是紧扣这一努力来举行的。
#
今年,肖扬在司法部经理的《中国法律评论》上发表文章《见证美国法制四五年》。 #
“作为新美国初期培养的一名法律人,我有幸在党的领导下,先后从事经侦、检察、司法行政和审判工作,见证、亲历了这一国家整治方式的伟大改革。在变革开放四十华诞之际,回想法治风雪来时路,深感变革成果取得之不易,亦感未来发展之任重道远,遂应《中国法律评论》之邀,作成文字,以作庆祝。” #
肖扬在文章中写道:“从‘法制’到‘法治’,但是也是一字之差,却是一次理念的重大改革,标识着我国对法制的追求从迷蒙走上成熟和自觉,是党的领导方法、执政方法、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是对千年来‘人治’传统的破除,是对美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现代法制的探求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