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任何一位著名的外交官,中国人关于他的记忆

近期,基辛格针对中美关系发声,这让近百岁老人重回大众视野。
#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1923~)美国政治学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国务卿,1968至1976年间在决定美国外交政策方面成为有主要影响的人物。 #
大部分中国人关于他的记忆,大多停留在1971年的秘密访华。
不宁唯是,他作为尼克松的幕僚,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舞台,都有着显赫无比的名声、令媒体抓狂疯癫的明星效应。他有着许多赞美之词和桂冠,如“外交魔术师”、“善于走钢丝的外交大师”、“美国最伟大的国务卿”等等。他拥有的众多标签,远远超过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著名的外交官。
#
1、超级德国佬
1923年,在希特勒图谋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政变6个月前,基辛格降生在巴伐利亚州的费尔特镇。一家人为了选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于1938年从德国移居美国。基辛格这个德国犹太后裔的美国移民,由一个英文单词也不认识,靠着自己的打拼奋斗,步入当时美国政坛的摇篮——哈佛大学,并于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基辛格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以满分从哈佛大学毕业。正所谓艺高人胆大,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施本格勒、汤因比和康德》,平心而论,这不是一般人敢写和能完成的。毕业后,留校当教授。 #
21岁,去老家德国服兵役,被编入一支由通过考试选拔的青年组成的美军部队。据说这是一支人才辈出的队伍,其成员都聪明过人。基辛格等人被委派去重建战后的克雷菲尔德(德国西部城市)市政府。 #
就在克雷菲尔德,基辛格对政治产生了热情。兵役结束后回国,任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防研究计划主任。从研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施奔格勒、英国早期的经济史学家、社会改良主义者汤因比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入手,而后成为哈佛大学国际讲习班的执行主任。参加讲习班的600位“未来领导人”成为了他的帐下门徒。
如1953年期的中曾根,后任日本首相;1954年期的德斯坦,后任法国总统;1957年期的阿龙,后任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后来到讲习班学习的还有比利时首相的廷德曼斯、挪威外长弗莱顿伦德、英国工党领袖米歇尔·福林、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等等,这些人脉都为基辛格从国际政坛中崛起并叱咤风云留下了后话。
2、他什么女人都喜欢
#
基辛格拥有一般政治家所罕见的“民间影响”。据1972年美国权威的盖格普民意测验显示基辛格传今年多大岁,他被评为全国最令人敬佩的男人。80%的美国人认为基辛格受珍视的程度与总统、总统候选人和体育明星、演艺影星匹敌。 #
作为政坛风云人物,基辛格有着个人奋斗的“三级跳”,有着外交活动与个人冒险生涯相结合的热门素材。
但他与好莱坞女明星的交往,使基辛格风头更大。 #
基辛格还被戏称是“白宫西楼的花花公子”。世界著名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作了这样的描述:
他经常在白宫吃饭,但不在那里睡觉,因为不能把女人带进去。他已经离婚九年了。他的风流轶事被精心地编成神话,但是很多人并不信以为真。无论是演员、戏子、歌星、模特儿,还是制片人、记者、舞女、女财主,他都喜欢。 #
对于“花花公子”这一名头,基辛格很是受用。他曾说过: #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觉得花花公子的名声对我都有用,因为它可以使人放心,可以向人们表明我不是老古董。总而言之,风流的名声使我感到有趣。” #
3、尼克松当总统最危险 #
1968年11月受尼克松任命,基辛格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任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秘书(1968~1975),国务卿(1973~1977)。 #
1969年开始举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1年与苏联达成几项协议。为恢复中美关系做出突出贡献。在实现尼克松越南化政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巴黎与越方代表谈判数月之后,于1973年1月23日代表美国草签《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3年还努力恢复1967年以来中断的埃及和美国的外交关系。1974年尼克松辞职后,基辛格继续留任,在福特总统政府中指导外交事务。 #
他是尼克松政府中最有影响的人物。然而在辅佐尼克松之前,基辛格还做过肯尼迪、约翰逊两任总统顾问。
#
在1964、196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基辛格传今年多大岁,基辛格都充当尼克松的竞争者——洛克菲勒的外交顾问,卖力地攻击尼克松。
#
“我确信,纳尔逊·洛克菲勒本来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他完全具备果断勇敢、远见卓识这样一些领袖的品质。他是能使全国团结的唯一候选人。” #
对于尼克松,基辛格向十几个州的共和党代表呼呼:“在所有候选人中,尼克松当总统最危险。”“如果他当选,就意味着共和党的完结。” #
基辛格认为尼克松这个人“荒唐可笑”,人品“极不厚道”,“小家子气”,“声誉不佳”,“在政治上是一个平庸的人,在才智上则是一个低于平庸的人”,“建议尼克松去做副总统的候选人,因为他当副总统的经验要比洛克菲勒丰实多了。” #
看看,基辛格多厉害,编排起尼克松来,不带一个脏字,把尼克松从里到外挖苦得那叫一个惨。 #
当然,尼克松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7任总统。不计前嫌,对基辛格更是委以重任——以尼克松总统助手的身份秘密访华。就是这次访华,开启了基辛格从政经历的最大一次转机。 #
基辛格每每提及,也是喜不自胜。 #
“中国是我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
“我不敢肯定自己能否与其他总统一起干我同尼克松总统一起干过的事。我的意思是,我与总统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特殊,这完全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作风。换句话说,我认识的领导人很多,但是有勇气在不向任何人透露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助手派到北京去的领导人却不多。我也没有见到过很多这样的领导人,他政于把同北越人谈判的任务交给他的助手,而且只向极少的几个人通报这件事。我所以有可能做某些事,是因为总统为我提供了这个可能性。”
#
对于尼克松不计前嫌、大胆重用,基辛格从内心里的感谢已是不言自溢了。 #
这不禁使人想起魏征。早年尽心辅佐李建成,兵变失败后被俘,因敢于直言被李世民垂青,终成一代名相。 #
而基辛格从政经历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其中最大一次转机正是因为结识了尼克松,基辛格被委以重用,并由此才华横溢,驰聘国际外交舞台。 #
对于后来成为尼克松总统的外交顾问,作为处于权力中心的基辛格,是怎样忘却当年的表现的? #
基辛格的回答,很是巧妙周旋。
“我不记得我可能说过的关于反对理查·尼克松的确切的话了。不过我想我是说过类似的话的,因为人们援引这句话时总是把它放在引号里。如果我说过的话,那就证明尼克松没有被列入我争取权势的计划之内。尼克松总统表现出很有魄力,很有能力。他对我的聘请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他授予我这个职务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近过他(为此我感到十分惊讶);而且他知道我对他并不友好,也没有多少好感。在聘请我这个问题上,他表现了有很大的勇气。”
二人在外交政策上的不谋而合,更使基辛格如千里马遇见知音伯乐。从此在国际上也有了“尼克辛格”之美誉。 #
基辛格,这个不可思议的、难以理解的人物,他可以在他想见毛泽东时就能见到,在他想去克里姆林宫时就能进去,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叫醒美国总统并进入总统的房间。
#
在他面前,007詹姆斯·邦德也黯然失色。他不像詹姆斯·邦德那样开枪、斗殴或跃上奔驰着的汽车,可是他能建议发动战争或结束战争。他自认为能改变甚至已经改变了美国人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