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动态 >

华东交通大学劳动教育特色样板结合学校专业必修实践课程

2023-06-0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一、改革背景

劳动教育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高中生作为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比中小师生更急切地还要带着全面系统的劳动素质走上工作岗位。华北交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变革相关文件、通知精神,把劳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串学院、社会各方面,掌握德育导向,重视教育成效,实现知行合一,引导师生产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

二、改革措施 #

(一)促融合,构建课程劳动教育机制 #

一是融入中学专业教育,悉心设计劳动课程。立足学院专业特色,以专业选修实践课程为载体,以劳动教育为支点,在实践教学中重视产教融合、协同德育,产生“一院一课”“一专业一课”“一校多课”的劳动教育课程机制,造就《交通安装工程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工程训练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与基础社会实践》《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等“劳动教育+”课程群。

#

二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加强劳动理念。以思想政治课程为借助,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提倡劳动、尊重劳动,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将立德树人贯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

三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悉心培植劳动能力。紧扣创新创业,鼓励中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积极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安装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比赛”等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劳创融合”华东交通大学专业,通过各种学科大赛、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类活动荣获学分。 #

(二)聚资源,造就劳动教育特色样板

#

结合中学专业办学特色华东交通大学专业,以安装工程问题为导向、个性化创新产品为导引,深入挖掘匠人精神、劳动模范等特色资源,积极构建融入传统工艺、民间手艺等项目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开办“小型浮雕机制做”“小型封口机设计与制做”“简易的垃圾分类设备设计与制做”等劳动技术技能实践项目。持续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拓展校内渠道,共创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见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积极构建具备学院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小学各级各种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德育功能。

#

(三)抢鲜机,造就劳动教育社区品牌 #

华北交通学院“复兴号”学生社区切实将师生社区塑造为党建思政的前沿高地、“三全德育”的实践园地、劳动教育的样板阵地。以志愿服务为契机,以劳动实践为推手,逐步推进师生社区建设从管理到服务、从服务到激励转变,逐步提升师生劳动素质与实践能力。

#

(四)抓机遇,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

一是优化课程考评评价机制。在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重视师生劳动理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质量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并将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列入课程考评机制,明晰成绩占比。

#

二是列入综合素养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评价列入师生综合素养评价机制,将德智体美劳量化成5个可操作性的表格,共20个相应细则,并对师生日常行为推行加分和扣分。通过量化明晰“五育”测评内容,加强综合素养评测中的各项指标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使师生自觉地根据评测标准严苛要求自己。 #

(五)推典型,开通劳动教育专题网站

#

搭建劳动教育网路宣传阵地,争创劳动教育专题网站,开办新闻信息、劳动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政策文件等栏目,做到广宣传、频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实时刊登校外外劳动教育先进事迹,深入挖掘、报送、宣传一线的好经验、好做法;实时宣传全校劳动实践活动动态;全面展示学校劳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成果及成功经验;及时传达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等,实现多媒体联动,营造良好劳动素质宣传气氛。 #

三、改革实效

#

通过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变革,学院劳动教育成果硕果累累,得到了社会侨界高度肯定。2023年10月29日,在全国大学劳动教育推动会暨成果展示交流会上,省领导对学院劳动教育成果予以肯定,“劳动教育就应像那样,结合专业来推行,展现出一校一品特色。”今年3月,学院获评首批“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中学”。

#

(一)缔造了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

一是由校党委主任亲自挂帅、精心构筑的《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网络精品共享课程2023年10月在超星网路教学平台上线,受到师生喜爱,社会反响良好;今年5月,在智慧树网路教学平台即将上线。 #

二是以安装工程实践创新试验室为借助,开办木匠、3D复印、激光刻字等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程。通过鲁班锁、吊灯灯具、花式轿车、环保产品等产品的设计、制作,引导师生动手实践、出力出汗,提高师生劳动实践的主动性。每年共计3000余名硕士生完成安装工程实践与劳动教育的课程学习。

#

三是开办基于传统手艺的弘扬与创新课程《传统手艺》。2023年6月6日,《人民晚报》官微转载“别人的学院!华南师大英文系开办花边课”,达到500多万的阅读量。2023年7月3日《人民晚报》手机顾客端重新报导“华东师大:青春向党‘绣’出百年红”。2023年10月,该课程作品出席辽宁省劳动教育成果展。

#

(二)产生了稳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

坚持“以师为本、服务引导、研修交流、共同发展”的班主任发展观念,构建起1支“必修课专门班主任队伍+第二课堂专业班主任队伍+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导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指导召开劳动实践活动,推动劳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

(三)搭建了一流劳动实践德育平台

#

整合校外资源,积极拓展校内渠道,探求校地、校企、校所、校校联合互动的实践德育新机制,共创共享稳定的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劳动实践基地,推进“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实践,产生了以“1个安装工程训练中心为主+1个校外创新创业基地为辅+N个校内实践基地为补充”的劳创融合、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一流劳动实践德育平台。与美国铁建等企业、厦门等地市、进贤县东湖李家新农村建设实践基地等基地确立了政企、校地安装工程实践、社会实践基地近400个。 #

四、可推广的经验

#

一是结合小学办学特色与定位,将劳动理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串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我校“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产生了以五个“劳”为推动、一个“基地”为保障的“五一”特色劳动教育教学机制:基于第一课堂,建立“劳”以明理的“两力”(“体力”和“脑力”)劳动教育课程;基于社会课堂,建立“劳”以育德的“两服务”公益劳动教育;基于第二课堂,举办“劳”以创新的造就性劳动教育;基于实践课堂,举行“劳”以助学的勤工俭学的实践劳动教育;基于安装工程(社会)实践锻练,建立“劳”以研修的劳动教育班主任轮训机制。整合校外外资源,推进政企合作,构建“1个中心+N个特色基地”综合型劳动教育实践德育平台。 #

二是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元素,自主开发线上教学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示范团队由校党委主任及12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组成,重新美国的劳动教育历史、交通强国中的劳动文化精神、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及劳动的安全教育四个方面挖掘劳动教育元素;从执着著作的公路12306技术部部长单杏花、追求卓越的铁建电汽化上海设计研究院院士李顺成等一批具备匠人精神的优秀校友和全省劳模典型例子中,引导师生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努力打造一批批铁人铁军,以铁心对标国家重大战略、贴心服务广东发展需求,为行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