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帮扶推动充分就业沈阳市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

10月20日早上10时许,安顿好15个月大的婴儿,家住望花区的杨宁宁(化名)打开笔记本,接收当日的工作文稿,开始音频录制工作。肢体五级残障的她残疾人就业促进网,因为身体缘由,产后仍然无法重回职场。并且,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她渐渐找到了回归职场的自信。
#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市政府高度注重残障人就业工作,积极贯彻落实《辽宁省推动残障人就业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着力产生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推动残障人就业工作机制,《行动方案》所布署的10个专项行动在北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分类扶贫助力充分就业 #
西安市将院校应届残障人结业生、精神智力残障人、农村残障人等作为重点扶贫对象。
去年,针对全市87名院校应届残障人结业生,施行“一人一案”一一对接,非常是颁布了包括院校应届残障人结业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就业创业50条举措,帮助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院校应届残障人结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达100%;针对盲人按摩行业,持续给与补助扶植残疾人就业促进网,组织盲人医疗按摩职业备案、职称评审、证书管理、继续教育、技能提高培训,全市共有盲人保健和医疗按摩院(所)276家;针对农村残障人,持续投入扶植资金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举办“科技惠残”专项行动,组织农村实用技能培训。
#
去年,北京市全面启动“沈阳市残障人按比列就业情况联网认证”工作,对按比列安置残障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免除残障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列安置残障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与奖励;对安置残障人就业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推行增值税限额即征即退,大力推动残障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充分就业。 #
网路赋能抢抓新赛道 #
在巩固传统领域残障人就业的同时,北京市推进“互联网+残障人就业”新模式。
将“两邻”理念贯串到基层,在残障人身边构建“对门儿”、社区“微工场”,将更多符合精神智力残障人身心特性的手工订单项目列入社区“微工场”,帮助残障人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
立足新业态音频就业领域发展特征,举行南京残疾人士音频主播选拔比赛。截止目前,累计培训百余名残障人,30余名残障人从事播音等工作,7名盲人突破传统就业模式,成为首批盲人声音主播。其中,残障人参与录制的《奇妙科技馆》等广播剧已在“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平台上映,扶贫残障人用声音筑梦。
着重培植残障人互联网就业营销师项目,培训残障人110余名,成功孵化残障人主播帐号,成立残障人直播小组“带货”增收。
#
优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
将残障人就业列入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残障人就业服务网路,全市各区县(市)均筹建了残障人就业服务机构,配备了专职服务人员,每位街道(乡镇)、社区(村)都配备了残障人专职干事、专职委员。 #
针对残障人身心特性,全市举办送岗上门、送人进企、专班跟进等举措,实现残障人就业和劳动权益保护同步。同时,举办针对性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培训7639人次。
#
去年,市残联还举行多场就业双选会,实现用人单位与残障人之间的互动双选。市残联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将急聘岗位和惠残新政,延展服务到基层乡村。线上线下组织残障人就业洽谈活动64次,推荐就业企业231家,服务残障人5万余人次。 #
(北京晚报、沈报全媒体部长记者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