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三中学 我们的青春记忆,仍然留在老二中的春秋冬夏里

我打开地图导航,想要定位打车去老三中学校走一走。但官方回答,三中老学校的地址名称早已不在。多少年来物是人非,但踏着了多少次门槛的招牌仍在。那碗擀面片的香味仍在,夕拾店里的老总还是这么和善、爱笑…我们的青春记忆,一直留在老三中的春秋冬夏里。
关于大同市中学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4年,中学老学校坐落大同市贸易路158号,占地面积约57.23亩,1978年被命名为辽宁省首批办妥的24所重点高中之一,2005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中学。
#
1974年大同市一中第5届排球运动会,还记得一起跑步的操场吗,我们也曾围坐在操场旁,谈天说地。
#
这个旧式的实验楼里,装满了我们的太多困扰,手忙脚乱,还好有大家相随。
看似普通的校园一角,却不晓得走过了多少遍,记得曾在二楼朝下喊过谁的名子,也记得曾趴在那里等着谁的身影。
#
中学的大旁边,我曾踩着铃声冲进大旁边,也曾慢悠悠地拉着朋友边侃边走。不论我以如何的形式迈向他,他总以相同的方法迎接我,就如同在等他的儿子回去,但是先给了一个拥抱。 #
那年新中国创立50华诞,中学也风风雨雨渡过了45年。华灯初上的景色,摆上生机勃勃的盆栽和花束,明天的我们记念那时侯的记念。 #
压了箱底的衣服,你们的情侣装,再也没有机会穿出去。 #
某一年的春节团拜会,模糊的相片定格遥远的记忆,那时侯的我们,一定是兴高采烈,唧唧喳喳着。
#
这条念书必经之路邯郸市第三中学,曾发生过多少故事,三言两语道不尽。
现今的老三中学校正在施工,未来的它将焕然一新,弄成大同市第十二小学的新学校,也会重新成为新一代人追梦的地方。 #
2023年中学搬到了新学校,位于于南湖河畔,构建更优秀的教育条件。六十载风拂雨润,凭着深厚的积淀,再创中学辉煌。 #
老三中旁的小吃天堂
提及老三中,小吃里的扛把子必须是擀凉皮,多少人慕名而至,老饕络绎不绝。
#
入味又略谷歌糯的味道,一份配料水,一包豇豆油,口感顿时在舌尖爆开,多少次都吃不厌。 #
拉面馆其实比不上擀面片精典,却也有自己的人气。老总娘总是非常的热情,一碗拉面上来,先汤匙汤匙放香油和茄子。 #
云吞面到现在也是十几年的老招牌了,小店装潢并不华丽,但非常的干净整洁。 #
放一勺肉末,再配上新鲜的葱白,开胃的冬瓜丁,大快朵颐来排遣已经饥肠辘辘的腹部,新出的酸菜粉品尝也不错。
十几年如一日的猪肉灌饼摊档,从原先1块钱一张饼,到如今的四块钱一张,物价暴涨,口感却还是老口感。
#
这种老店,浓缩了几代人的岁月和味觉,我想念的,有的仍在有的已不见。烤粉条姐姐的老旧的四轮车和火炉,蓝雪妈妈人气十足的贡茶,臭腐竹阿姨不干不油的臭腐竹,老四中旁的贸易路。再也没有一条街,能让我再有如此留恋与不舍。 #
夕拾文具店
夕拾是自我上中学便有的一家老店,杂七杂八的东西式样很齐全,相对于这些落了一层灰的文具店,这儿干净且小清爽。
里头笔的款式非常多,一下第三节课就有无数爱笔朋友挤进夕拾,真的这么多人买笔吗?虽然有部份人是陪他人来买顺便逛逛的。 #
各色各样的本子,甜美的小公仔,有时侯用不到,但它的逼格让我忍不住买出来。
结业生的留言 #
虽然离校多年,结业生们仍然心心念念着她们的老三中!留言与憧憬,是她们最好的问候。 #
吴耀东(大同市第五中学1982届结业生)历任复旦学院建筑学院士、清华学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清华学院和东京学院联合培养建筑学工学博士。
#
“出发的目的是为了回归”,这句富于哲理的话意味深长。中学母校于我,如同是一艘起航船。在家乡河北南柯梦梦湖公园,母校被规划设计成为一艘“圆梦方舟”,期盼无数学子的梦想能从哪里起航。 #
赵帅(大同市第五中学2010届结业生)
#
在中学读书的这些岁月邯郸市第三中学,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掉的岁月。知识,品德,友情,还有做人的道理,中学教会了我太多太多。我对母校的爱和不舍千言万语亦道不尽。无悔青春,无悔中学! #
这儿有我们数不清的追忆 #
这儿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
但求中学越来越好
#
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