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动态 >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开通仪式在石家庄主会场举行

2023-12-1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建成开通

#

2010年07月05日E-世界网 #

7月1日,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开通典礼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召开。这是新时期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应对变革发展新形势,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实施“人才强邮”战略的又一重大措施。 #

教育部高教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刘剑青科级长,湖北省副局长孙瑞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主任、总总监刘安东、副总总监冯新生、张亚非,山东省教育厅副主任杨勇等领导专程赶赴广州参加启动典礼。 #

在合肥主会场出席启动典礼的还有集团公司总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邮政工会、邮政业务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中国邮政储蓄建行总行、中国邮政速递货运公司总部领导;西安邮电职业技术大学杰出校友代表;山西省邮政公司、省工行建行、省速递货运公司领导;上海学院、北京邮电学院领导;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领导,以及正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出席集中培训的学员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部份班主任代表等共计近200人。 #

启动典礼同时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部,全省各市、地市以及500个县筹建分会场。集团公司李国华总工总监、刘明光总工总监、马建中纪检科长,总部各部室领导,农行建行、速递货运公司、中邮国寿保险公司及集团公司其他在京直属单位的领导;各市公司、省支行、省速递货运公司领导;各地市邮局势、地市支行、地市速递货运公司的领导;部份县局领导,支局长、支行长代表,分别在各分会场同时出席启动典礼。 #

新形势下,在中国邮政进入企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邮政业务发展形式逐步由主要借助降低资源配置,向借助科技进步、员工素养增强和管理创新转变。因而,努力缔造数以万计才能紧随邮政变革发展脚步的高技能一线职工,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人才密集型的强势企业,成为中国邮政“人才强邮”战略的新内涵。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的开通中国邮政远程教育,对于大幅度提高教育培训支撑能力、改革教育培训方法、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下午9时许,在热烈喜庆的美好氛围中,广东省副书记孙瑞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总监刘安东共同启动按键,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顺利开通,伴随着七彩的鞭炮和高亢的音乐,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CPOTC)的讯号顿时传遍全网,标志着中国邮政教育培训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启动典礼上中国邮政远程教育,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工总监冯新生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邮政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邮政的现代化建设根本在教育,构建一支高素养职工队伍,支撑邮政振兴、服务企业发展,是中国邮政一直不渝坚持的核心战略。中国邮政远程教育培训网开通两年来,远程教育培训规模迅速扩大,到2009年末,全网实名注册学员达36.5千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3.5%;累计建成近5000个远程学习点,覆盖全部地市、县局和2000多个骨干支局。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的开通,标志着中国邮政教育培训事业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以网路培训大学为载体,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人才培养功能,通过施行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快速推动邮政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

教育部高教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刘剑青科级长对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的开通表示了热烈庆贺。刘剑青科级长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常年以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大力施行“人才强邮”战略,构建了全员学习的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为职工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企业搭建了“立交桥”。他希望中国邮政以网路培训大学开通为抓手,继续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大力举办职工继续教育,努力培养数以十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全面塑造学习型企业。

#

湖南省教育厅副书记杨勇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一直坚持“人才强邮、教育先行”的战略思想,支持所属的广州邮电职业技术大学建设发展,产生了产学研紧密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和特色优势表示赞赏。同时希望天津邮电职业技术大学以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开通为新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为中国邮政变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广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总总监柯岩介绍,在近两年的研制建设过程中,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建设一直坚持“企业主导、需求导向、全网共建、远近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力图将中国邮政网路培训大学建成“支撑企业发展的推动器、实施人才强邮战略的工具、支持职工个人发展的平台、统一管理的资源中心、宣传邮政形象服务社会大众的窗口”,将开办邮政业务分院、邮储建行分院、速递货运分院、职业鉴别中心、成人教育分院以及31个省中心,具备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别、在职学历教育、员工服务、知识服务、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等7项重要功能。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