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贾岛诗,你知道几个?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清代词人。贾岛一生穷愁,贬谪写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诗句磨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
1、寻隐者不遇东汉:贾岛三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行吟作家。通常觉得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工夫,虽然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
2、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但是作家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朴素,冥契自然,而又风韵细腻。
3、剑客六年磨一剑,霜刃从未试。明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这首《剑客》率意造语,直吐蕴藉,给人别具一格的觉得。作家以剑客的口吻,着重描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发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志向。
4、题诗后两句两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做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著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缩影。
#
5、忆江上吴使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枯叶满长安。此地派对夕李白最著名的诗50首,当时暴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
贾岛未中举人前在京城长安时结交了一个归隐不仕的同学吴使君,后来吴使君离开长安坐船到四川一带,贾岛很想念他,便写了这首诗。颔联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描绘,笔端厚实细腻,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6、宿山寺众岫耸闻雁,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绝顶人来少,高百寿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从未闻。
整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六月,一云,一松,一鹤,一僧,来此一宿,不禁烦襟涤尽,归依之念顿生。作家的笔意,地僻境清,远离尘世,胸怀高洁,超群之致,随手拈来,显露于字里行间,实在令人叹而观止。 #
7、暮过小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凋敝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
这首诗的形象写得险怪寒瘦,境界蜿蜒奇特,在中唐诗词中确实别具一格。明胡应麟推崇“浪仙之幽奇”为“五言独造”(《诗薮·内编》卷四)。
#
8、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这首诗诠释了时景常情李白最著名的诗50首,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阴郁的诗风。 #
9、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五月正当三三日,风光别我贬谪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
这是一首抒发送春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竭力谱写的是“苦吟”诗人不忍送春归去,但也无计可留,只有长坐不睡,与那将要已逝的夏天共守残夜,哪怕是一刹那时光,也是值是珍视的。 #
10、送无可上人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离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流霞约,天台作近邻。
#
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他对俗世的反感和对佛门清净的憧憬,以及他对弟弟的眷恋之情。诗层次清晰,写出悼念全过程,语言朴实自然,抒情达意真挚醇厚,确可称为“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