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朽的美女雕像——希腊雕刻家的维纳斯雕像

《米罗的维纳斯》(断壁维纳斯)
#
法国化时代的艺术约公元前100年 #
花岗岩制品,高202分米
#
《米罗的维纳斯》说明:
无论是英雄的雕像,还是男子的雕像,法国精雕家都拿来赞扬人的Luo体。 #
千古不朽的帅哥雕塑《米罗的维纳斯》。这是一尊花岗岩雕塑,高约214分米,昂然屹立在卢浮宫一楼游廊尽头的法国精雕室中央。
#
《米罗的维纳斯》据说出自2000多年前精雕巨匠帕克拉西戴尔之手,1820年,在爱琴海米罗岛被发觉。这件优雅优雅而富于残缺美的艺术珍品,是古典艺术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因发觉时右臂已缺,故亦称“断臂男神”。后代艺术家们纷纷想像原雕塑的右手是如何的姿态,却一直不得要领。
#
维纳斯(venus)是意大利罗马神话里的一个男神。不仅神祉的名子有所改变、故事更为铺张外,虽然法国和罗马的神话内容大部份相同。维纳斯在古埃及的名子是阿芙萝黛蒂(),到了古罗马时期才弄成维纳斯;又由于她执掌的是人们所憧憬的“爱”和“美”,所以仍然是作家、画家及精雕家最喜欢表现的男神。两千多年前(约西元前2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就用石材精雕了《米罗的维纳斯》这座高达202公分的美丽雕塑。如今她被收藏在英国伦敦的罗浮宫博物馆里,常常被满满的旅客所竞相围看着。
#
对于《米罗的维纳斯》(VenusdeMilo)这座塑像的美米罗的维纳斯,其实见仁见智,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即便丢失了右手,维纳斯男神的体型比列纤细、神情平淡优雅,且体态柔美诱人,确实被许多人觉得是女人美的标杆和象征。扫视我们四周的女人同学,有几个可以有这么优美的体型和体态?莫非两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女人要比现代女性来得美?或则是有哪些样的绝招才成就了《米罗的维纳斯》如此优雅和谐之美? #
虽然你们别忘了,这是古埃及的精雕作品。西班牙人一向十分具有物理脑子,尤其古埃及的艺术家们就觉得纤细协调的美可以用适当的数字比列呈现下来,而这个美的比列就是所谓“黄金分割比值”的运用。所谓“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比列”),根据欧几里德(325-265B.C.)那位几何学大师的说法,就是把一条直线分为两段,其中长线段和短线段的比恰等于长线段和完整直线的比;若化成数字,则可以是3比5或5比8。这样重视比列美的概念,在西班牙人的艺术中,从陶瓶、绘画、建筑、音乐到完美人体身材比列的追求,都四处可见。为此,尽管古埃及的神像都是模仿现实的人体美去打造,但这种完美雕塑的各部份比列几乎都蕴涵着5:8的黄金分割比值。而听说维纳斯塑像的阴阜到手掌的距离(相当于长边)和她整个身体的宽度比,就是黄金比列的最佳范本,因而深具古典美。
因为丢失两条手臂,《米罗的维纳斯》又常被称为“断臂的维纳斯”。至于这丧失的右臂是如何的形态,而最初完整的铜像又是怎样,到现今仍是一个谜。但虽然缺乏了手指,有了缺陷以后的铜像又产生自己结构的完整性,因而无损于我们对她的欣赏;从另一方面看,缺乏四肢的部份,就似乎是中国书法中的“留白”一样,允许观赏者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其实更具风韵和趣味。 #
这么看来,难以挽回的缺陷并不一定不美,它也有自我成就完整和美的可能,就像《米罗的维纳斯》就是个鲜明的反例。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十九世纪英国大文豪雨果所创造的卡西莫多这个外表畸形、又几乎离群索居的“钟楼怪人”也可以是另一例:因为他的无私、纯真和善良,让千万读者无视于他外表的缺陷米罗的维纳斯,反倒在心里对他留下了动人的完美形象。
注:米罗岛是爱琴海口部的一个小岛,为这尊维纳斯像的发觉地。 #
伦敦卢浮宫:《蒙娜丽莎》,《胜利男神》,《米罗的维纳斯》三件镇馆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