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深度好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地回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三境说指的是人追求美、事业或则真理的必经过程。 #
这些追求往大了说可以是对一份事业、一个理想的追求,也可以是是一个伟大艺术作品或则一处长篇专著的创作过程。
往小了说可能是一首诗甚至是一句话的创作过程。其实也可以用于感情。 #
第一境界:昨晚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第一境界总体来说是怅惘而坚定的,是甜蜜又迷蒙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你——伟大的创作主体——受到了“美”或者“真理”或者“理想”的感召而形成的颇有怅惘的觉得。
#
为何怅惘的?
由于一切都还是初始阶段,饱含了迷蒙和不确定。 #
“独上高楼”,为何是“独”呢?
#
由于一切伟大人物或则伟大事业都形成于孤寂中,那段独行的时光无人可以陪伴,也没人能取代,所以是“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我想,在着凝视中没有痴缠凄美的眼泪,没有拍遍围栏的哀愁,有的是坚定不移的信念。
#
虽然那“美”“事业”“真理”都还在酝酿中,都还隐藏在迷雾中,可透过这迷雾,我相信,“你”一定在哪里。 #
所以第一境界是追求的开始,是怅惘而坚定,甜蜜又迷蒙的。 #
附:这句话出自送晏殊的《蝶恋花》,原文如下: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愁思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晚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是热诚而执著、忙碌而充实的。喜悦中参杂着一些些哀愁,其实也有可能是昂扬的愤怒。 #
这时你——伟大的创作主体——已经入乎其内,探访得门路。
#
为了心里的“她”(或是美、或是理想、或是事业)而不断拼搏,为其瘦弱、憔悴也不懊悔。
在追求中,有为了梦想的执著,有拼搏的充实,有收获的喜悦,其实也可能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哀愁与愤怒。
所以第二境是对追求过程的描述。 #
附:这句话出自柳永的《蝶恋花》,原文如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愁思,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地回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境是恍然活泼的,经过了第二境的坚苦找寻,总算在某个抓手的推动下实现了“顿悟”。 #
第三境没有错愕、没有泪雨俱下,只有一副淡然的画面。 #
我寻你千百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意思,终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你。 #
似乎这样的重逢是命中注定通常,也如同你仍然在等我一样。 #
附:这句话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意思,原文如下: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奔驰雕车香满路。凤琴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倏然回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王国维用甜蜜的画笔道出了追求理想、事业、学问、艺术的三层境界。 #
第一境是在苦恼中看到了来自远方的召唤,第二境是苦苦的找寻,第三境是碰巧相遇的美妙。
#
这三层境界的适用范围很广,既适用于对一部伟大艺术作品或一份事业的追求,
也可以是描述一首诗甚至是一句话的打磨雕凿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