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动态 >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跨越时空对话拉开帷幕

2025-08-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本刊报道(记者 王琼 媒体人员 陈思洋)"晃啊晃,晃到了轮廓桥,我唱支运河歌……”在早春二月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清亮的儿歌声在古运河区域飘荡。一些穿着学生制服的青少年围着一只破旧的运输船模型,听思想教育工作者讲解“船只互助”中蕴含的团队精神。最近,一次连接古今的交流广陵教育在线,开启了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中的思想教育课程”以及“运河思想·众多学校与众多场馆”合作培养计划的序幕。

#

活动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者围绕运河这条主线,实施了一项贯穿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包括小学时通过“运河故事童谣传”让孩子们传唱相关歌曲,接着在初中阶段组织“一领众和精神永‘船’”的深度文化讨论;随后在高中进行“匠心续写运河‘船’说”的深刻价值探讨,最后在大学环节完成“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学术思想提升。这种课程体系使运河文化在各学习阶段逐步深入,让思想引导从文字材料转向真实的历史场景。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年级学生王园丹轻触陈列柜中的古代船舶部件广陵教育在线,深有感触地说:当历史遗物担任教学的传播者,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静止的器物,更是文化延续的生命气息。 #

这项沉浸式教学活动,源于扬州市持续四年精心构建的“运河思政”教育模式。自从2021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建立之后,这座城市逐步形成了“市级、县级、校级”的协同工作网络,并且研发了涵盖多领域教学的系列创新方案,从而引导超过一千位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运河思政”教学改革当中。五十五所院校借助“实践结合+学科联合+学段连通”的推进方式,慢慢构建起“具备温度感、富有思想性、体现层次性”的“三结合三具备”大思政教育环境 #

当教育场所与博物馆相融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便借助运河的涟漪深深扎根于学子心中,扬州推行“运河文化·学校与场馆合作”教育计划首批“运河文化”教育专家仇清泉这样强调。

#

我们将依托‘教联体’推进工作,促成学校与场馆在职责、任务、组织建设、物资供给、场地使用等方面的深度对接,促使社会各类教育支援力量突破行业壁垒、地域界限、服务模式及物理空间的束缚,积极整合进学校的教学活动框架之中起步网校,扬州市教育局局长殷元松这样表示。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