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围绕“数字外管”建设目标

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围绕“数字外管”“安全外管”建设目标,坚持科技赋能,优化辖内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推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民营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山西是民营经济大省,超过五成的国外生产总额(GDP)、超过六成的税收、七成的全社会投资和企业研制投入、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量来自民营经济,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已然成为全国经济增速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近些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大队(以下简称“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紧密围绕外汇管理变革发展目标,以“数字外管”“安全外管”为主线,坚持以“科技赋能、数据赋能”,积极探求外汇科技工作新思路、新模式、新应用,为高水平服务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
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
提高外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专业性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实现民营企业行政许可一网通办。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布署,构建政务服务网上代办系统,持续提高外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运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代办系统,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目前,外汇局政务服务网上代办系统囊括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非建行债权人外债登记、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等外汇行政许可业务,容许事项申请、资料上传、业务初审、结果发布等环节全流程线上代办,企业无需再现场提供资料和往返补充材料,实现了从“线下跑”到“线上办”。同时,外汇局吉林省大队持续推广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把衡量权交到民营企业手中,通过信息公开自揭弱项,着力改进外汇管理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合规高效、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系统上线以来,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共为近45800家民营企业申领行政许可业务,线上代办率达60%,好评率达100%。 #
推动电子报检初审,提高民营企业跨境贸易结算效率。近些年来,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大力推进外汇业务报检初审电子化水平,通过在线化、无纸化形式,优化报检初审,着重构建简便、快捷、节约、高效的贸易资金结算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的贸易结算服务。一方面,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及时转变纸质收据初审的固有思维,推动建立财付通系统建设,扩大线对线证产品的覆盖面,为跨境贸易结算的顺利举办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电子报检初审,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业务补习,提高民营企业使用电子报检意愿。 #
推动外汇监管透明化,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获得感。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线“互联网+监管”系统,全面列入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专项监管,确保监管工作全程留痕、责任可溯源,实现外汇监管权利运用的透明化和公开化,较大提高民营企业获得感。截止目前,“互联网+监管”系统已列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账户管理、外汇市场等18项外汇监管事项,基本实现了民营企业外汇业务代办的全覆盖。 #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
强化外汇金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效性
促进常常项目外汇管理变革,持续为民营企业减负增效。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促使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新政扩面提质增效,精准服务优质民营企业。一是便利民营企业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线上补办。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简化名录登记业务材料和代办流程,实现企业贸易外汇业务报告在线申领,取消企业补习期业务报告的要求。二是通过网上核验税务备案表提升核销效率。联合税务总局持续推动服务贸易核销税务备案跨地区、跨建行网上核验,便利“一次备案、多次核销”,有效节省民营企业服务贸易对外付汇时间和成本。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全辖服务贸易税务备案信息网上核验已累计造福超1万家民营企业,实现“企业、银行、税务、外汇”四方共赢。三是破解境内邮费外汇支付困局,率先在上海自贸片区上线境内邮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强化与地方税务部门的信息移动共享,在线核验核销收据的真实性与重复性,进一步增强货运企业的资金结算效率,逐步提高国际货运服务资金支付保障能力。截止2023年9月底,服务企业59家,支付业务197笔,查验收据243张,付费金额170.93万港元。
#
支持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提高民营企业跨境投融资效率。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容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将资本金、外债和境外上市资金等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建行逐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同时,鼓励建行借助金融科技优势举办“线上化”“数字化”服务试点,支持民营企业以电子化材料取代原纸质申请材料,实现资本项目外汇帐户开立、入账、跨境收支等线上化操作。截止2023年9月底,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全辖共代办资本项目收入便利化事后核查业务1203笔,累计金额1.53亿港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负担。辖内建行累计代办线上业务3.35万笔,金额合计26.59亿港元,平均单笔业务代办时间由5—7天减短至1—2天,部份业务可通过企业财付通实现实时代办。 #
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对外开放,迸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全球化效能。一是通过宏观审慎外债登记、额度估算、参数调整、预警监控等功能,推动民营企业建立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高效解决民营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二是运用跨国公司登记、报表统计等功能,支持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营运,减小民营企业跨境资金营运自由度,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三是实现直接投资项下主要业务直接由建行一站式代办,逐渐加快外债、境外放贷、内保外贷等业务直接由交行代办试点工作,逐步推动建行间转债市场、境内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四是升级企业外债管理相关功能,容许“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试点,进一步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
增强跨境金融服务效能
#
保障外汇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可得性 #
外汇局吉林省大队积极出席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多个场景试点,不断探求借助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便利民营企业跨境资金收付,着重减轻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聚焦“增信减负”,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局。积极争取“出口预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核实”“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银企融资对接”四个融资类应用场景首批落地广东,指导试点建行实现系统对接,简化融资业务流程,推动中小微企业增加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坚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普惠金融的定位,新政落地持续向民营中小微外贸企业倾斜,借助平台推动数据共享、实现场景业务手动核验的优势,大大减少建行获客成本,提高建行为中小微外贸企业申领小额贸易融资业务的意愿,有效减少企业贸易融资代办的门槛。试点以来,融资每笔金额平均约68.94万港元,30万港元以下融资业务超七成,小额业务抢占主流;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近5300家,民营中小微企业占比75%以上,大大减轻了中小微企业想贷不能贷的困局。
#
加强“数据赋能”,减少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指导辖内法人建行举办建行业务系统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直联对接,充分运用区块链、多方安全估算等新兴技术实现多方数据共享,支持建行实现融资线上申请、线上批量处理,简化手工核实、现场核查的复杂流程,融资周期持续减短,由原来的2—3天减短至10分钟,融资款可以快速抵达企业,既增强企业锁定汇率风险的自主权,有利于企业降低汇兑损失,也提升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能力、资金借助效率。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随着建行融资初审投入成本降低,降低了融资利率上浮空间,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
支持“金融创新”,满足民营企业差别化需求。积极推动山东省辖内多家建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不断举办业务流程优化和融资产品创新,推出各种线上化信用类授信产品,实现免抵押、全线上、自动审批功能,最快几分钟融资款能够到账,有效扩宽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了民营企业差别化的融资需求。诸如,上海建行北京支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进出口规模等信息,推出纯信用的“出口微贷”产品,免抵押、全线上,在线申请、自动审批,最快10分钟到账。再如“出口快贷”是北京农行运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校企融资对接场景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构建的纯信用、全线上申请、秒批获额的普惠特色产品。方便高效的操作体验和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得到了顾客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进一步打破了校企间的信息壁垒,在外贸企业融资需求与农行金融服务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快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在全省各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平台推动整合的背景下,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将着重加快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交换,打破“数据孤岛”,研究建立愈发完备的跨境信用信息体系,营造更友好的跨境金融服务生态,旨在于实现数据开放共享、高效运用的美好愿景。一方面,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实现外汇数据资源共享。围绕服务民营企业融资、跨境支付结算便利化、服务贸易新业态变革等主题主线,重点扩充信用数据、外汇展业和便利化数据资源,根据研究先行、先易后难原则,探求建立安全可控的数据安全交换空间的方法与路径,逐步有序推动更多场景研究建设,实现外汇数据管理系统广度、深度与维度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加强跨部门合作,探求数据融通与系统移动。以业务联办等方式,探求跨链技术、人工智能、隐私保护、应用程序编程插口(API)、光学字符辨识(OCR)等技术应用,加快数据可用不可见,打消数据共享疑虑,提高联合服务监管成效。
#
推进科技赋能,促进实现更高效的技术应用。外汇局吉林省大队将推进外汇科技赋能,着重推动技术升级与互通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提高跨境金融服务质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外汇力量。一是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支撑,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联邦学习、图像辨识等新技术在跨境金融行业的加速应用,促使国际金融服务变革升级,进一步提高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提高民营企业跨境融资获得感。二是通过技术构架微服务化与科技能力集成化,构建直连接口打通多个系统群,满足跨境金融业务多元化需求,实现平台移动、集约供给。三是优化再造业务流程,提高外汇业务全流程服务的线上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作为主要施行载体,持续探求搭建适宜四川特色的业务模块,不断提高外汇科技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
优化数据安全管理,促进实现更稳定的发展环境。统筹好数据安全与科技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愈发稳定的数据支持。一是严格执行网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依照《金融行业网路安全等级保护施行指引》相关要求执行落实网路安全保障框架和不同安全等级对应的安全要求。二是提高外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规范外汇局各业务系统运行,构建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平台运行团队,防止常年处于“强开发、弱运维”的状况。三是及时有效举办对网路安全、业务违法、舆情舆论等风波的处置,利用多方安全估算、零知识证明、联邦学习、标签等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可计量,做到最小够用、场景专用,保证安全隐私下的多源数据共享。
#
作者系中国人民建行广东省支行副局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大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