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政治主题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政治主题
近日相继有考生来电询问,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的情况,我们从相关单位获悉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的相关消息。
#
近年政治类命题的考情分析 #
近年来,国考、省考的申论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其中政治类主题与政府工作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是申论考试各类题材中仅次于经济类出现频率最高、考查力度最大的热门题材,虽然在国考中单独考查较少,但在省考中历来是“高烧不退”,年年皆以单一题材或交叉复合的面目出现。
#
政治主题又多与社会主题相关联,除考查考生对政治热点主题的敏感及熟悉程度外,更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侧重。下面是对2007年——2010年政治类真题的统计分析:
#
序号
|
年份
|
省别
|
主题
|
1
|
2010
|
上海市
|
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
2
|
2010
|
吉林省
|
建设学习型政党
|
3
|
2009
|
吉林省
|
政府政策制定
|
4
|
2009
|
山东省
|
处理群体事件等复杂问题
|
5
|
2009(春)
|
重庆市
|
瓮安“6.28”事件
|
6
|
2009(春)
|
福建省
|
政府与媒体关系
|
7
|
2009
|
云南省
|
车牌申领方式改革
|
8
|
2008
|
云南省
|
行政伦理建设
|
9
|
2008
|
吉林省(甲)
|
转变政府职能
|
10
|
2008
|
江西省
|
公务员职务犯罪
|
11
|
2008
|
上海市
|
政府绩效评估
|
12
|
2008
|
河南省(法院、检察院系统)
|
政府维护社会公平
|
13
|
2007
|
北京(应届)
|
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14
|
2007
|
上海市
|
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
|
15
|
2007
|
吉林省(乙)
|
调解员制度
|
2007年——2010年政治类真题统计表
通过对2007~2010年国家及地方各省市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地方省市选取了3个政治类的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5个;2009年,5个;2010年,2个(截止9月13号)。
近年政治类题材的命题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是与其他题材交叉性命题多见,呈现复合化。政治与经济题材交叉、政治与社会问题交叉,如政府决策与民生、经济问题的听证会制度、政府决策与市政建设、公共资源利用。 #
二是表面考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实质侧重考查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政治题材的隐蔽性加深。考生仍然需要一切从政治角度着眼,站在政府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不为题材的迷彩伪装所惑。 #
三是回避敏感问题和重大时政题材,呈现一定的脱敏性和滞后性。重大敏感事件、中央尚无明确结论的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会在当年考题中出现;只有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或针对类似事件中央出台了新政策、地方取得了新经验,才能作为考试的命题。如瓮安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并为类似群体事件的处置提供了经验教训,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才会被作为正面典型和反面教训分别列入2009山东省直、2009重庆申论的考试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