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季度货币基金整体规模8.97万亿元环比增幅5.9

最近各大基金公司的三季度报告早已披露完毕,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本币基金整体规模为8.97万万元,二季度为8.47万万元,下降5000万元,同比增速为5.9%。 #
实际上,这一增速相对于之前来说早已有所回落。融360检测的74只互联网孩子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3年上半年,货基孩子的同比增速在8.6%-26.24%之间。
余额宝自5月末开始升级,不断接入新的货基,现在总计新接入了12只本币基金,加上原来的嘉实余额宝本币,余额宝本币基金总额扩展至13只。
三季度,在这13只本币基金中,有3只本币基金规模增长,10只本币基金规模下降。嘉实余额宝本币基金三季度规模为13232.12万元查询基金账户余额,较二季度提高了1308.09万元,同比增长9%,但其它12只本币基金总规模下降了1631.78万元,同比下降36.93%。可见,余额宝新接入的本币基金资金分流疗效显著。
#
在新接入的12只本币基金中,诺安天天宝A规模增速最大,同比下降20546.15%,再者是富国本币A的1212.93%。但也不是每只本币基金接入余额宝后来规模能够大增,国投巴克莱添利宝本币A、博时现金回报本币A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6.17%、2.90%,后者接入余额宝的时间比较晚,前者自接入余额宝开始回报率就经常在下游水平。 #
单位:万元
截止三季度末,余额宝13只本币基金总规模为19283.07万元,较二季度下降了323.69万元,增速为1.71%,增长要高于本币基金的整体规模增速。其实,这1.9万万元规模并不全是余额宝带给的,其它12只本币基金在接入余额宝之前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订购。 #
这也就意味着,余额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减缓,这与两方面的诱因有关。
首先,去年本币基金回报率暴跌。受流动性修身影响,自年初开始,本币基金回报率就开启持续下降方式,融360检测的数据显示,货基孩子1月末平均回报率为4.33%,但上周跌到了2.88%,涨幅高达33.49%,但是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
之外,余额宝显然接入了13只本币基金,但整体回报率过高,现在已有12只本币基金逼近3%,只有国投高盛添利宝本币A还维持在3%以上,但实际上过去这只本币基金的回报率并不高,但是接入余额宝时间比较短,短期内“破3”的机率巨大。
#
再者,去年以来理财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以代替本币基金的活期产品,包括智能存款、现金管理产品、银行T+0理财,这种产品更具利润优势,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
融360理财剖析师觉得,短期来看,本币基金依然是最佳的活期理财产品,虽然这是一块特别成熟的市场,早已广为老百姓认可,但是理财市场很难找到一款能兼顾低门坎、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不过未来本币基金面临的各方面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尤其在利润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规模增幅或许逐步放缓。
现在来看,对本币基金恐吓最大的是中行T+0理财。按照资管新政,中行理财门坎由5亿元降至1亿元,10月初以来,早已有多家中行将理财门坎上调,其中就包括中行T+0理财。而按照理财子公司意见稿,之后理财子公司公布的产品不强求到线下网点面签,可以直接在网上填写风险评估问卷,并且还有或许不再设统一门坎。
#
假如新政落实并施行,中行T+0理财跟本币基金的市场定位将十分像,低门坎、高流动性,因此还支持大额申赎,但是还紧靠中行渠道查询基金账户余额,很有或许从本币基金市场分流资金。不过理财子公司意见稿才刚颁布,中行推行理财子公司也并非易事,还须要一定时日。 #
去年大热的智能存款和现金管理工具对本币基金的恐吓不大,这两类产品大多由民营中行和直销中行发行,民营中行数目有限且老百姓认可度不高,直销中行上的产品则大多没有利率优势,且感受比较差。 #
本文源自融360原创 #
更多精采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