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GB/T)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是我国首个覆盖两化融合全局、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机制标准,作为企业打造信息时代核心竞争能力的机制方式,经过7年的大范围普及推广和深入应用,两化融合管理机制不断丰富健全,早已产生一系列普适易用、相互配套的标准体系,成为国家和地方省份推动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其评定结果被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发展潜力的重要根据。截止现在,80%的中央集团带动了少于1100家下属企业举办贯标,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超出550家,通过贯彻推行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系列标准(GB/T23000),将先进观念、方法、最佳实践内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管理体制,支持企业做好顶楼设计和过程把控,有效规避数字化发展时代的高度不确定性,抢抓数字化变革先机。 #
一、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机制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导致系统性、颠覆性、群体性的科技突破和产业转型,综观国外、日本等国家强国发展历史,科技进步在导致产业改革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改革,而我国要走强国之路也必定要抓住信息化带给的千载难逢机遇,举办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的管理机制创新。 #
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是一套企业可参照执行的数字化变革方式机制。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掌握信息时代发展新趋势和新规律,小结提纯了几三年来我国优秀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最佳实践和管理经验,参考国际各种管理机制标准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企业系统推动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技巧,企业可以参照两化融合管理机制通用要求,建立适宜自身实际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操作规范,引导企业迎合数字化发展规律,以数据为驱动、能力建设为主线,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稳定获取变革和创新实效。
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是一套保障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统筹推动的机制框架。两化融合管理机制聚焦于提高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GB/T23004-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构架》为企业全面认知和系统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参考构架,GB/T23000-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基础和术语》、GB/T23001-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要求》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战略布署、领导和管理模式、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提出了愈加明晰的框架内容和详细可操作的要求,确保企业战略、业务、技术、管理等各条线具备共同话语机制协同效应名词解释,推动工作一致性和协调联动,防止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以及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职能分工各行其是、资源耗费、过程效率低下、总体实效不显著等问题,推动整体协同效应的发挥。
#
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是一套推动服务市场生态良性运转的引导机制。GB/-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推行手册》提供了企业施行的指导办法和建议,GB/T23005-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咨询服务手册》提供规范举办咨询服务的通用手册和推行建议,GB/T23003-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评定手册》为评定服务提供总体指导。两化融合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贯标、咨询、评定的市场化运转模式,提高企业两化融合加强意识和水平,造就和推动更宽广的服务需求和服务市场。通过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的两化融合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判断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引导建立优胜劣汰的良性运转模式,推动专业服务市场能力的不断增强。通过不断加强两化融合的全局性、系统性,导致企业对集成一体化服务的强悍需求,加快服务产业交叉融合和发展壮大。
二、什么是两化融合管理机制贯标2.0 #
T/10001-2023《数字化变革参考构架》、T/10002-2023《数字化变革价值效益参考模型》、T/10003-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新型能力分级要求》、T/20001-2023《数字化变革新型能力机制建设手册》、T/20002-202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评定分级手册》的公布施行,标识着两化融合管理机制踏入以新型能力分级建设为主要特点的贯标2.0时代。
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已产生一系列普适易用、相互配套的标准机制 #
贯标1.0初步提出了以能力为主线的观念框架,主要旨在于观念和技巧导出,解决企业共识产生和制度确立的问题,支持企业合理、规范、有效地推行融合。贯标2.0产生了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数据为驱动、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系统推动数字化变革的机制构架和技巧制度,建立健全基于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的数字化变革施行办法论,根据数字化变革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分级分类举办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分级贯标和分级评定,研发系列方式工具,提供从发觉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数字化变革全程服务,支持企业紧扣数字化变革有效举办创新活动,稳定获取变革价值。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变革。贯标2.0将企业实现变革、获得价值效益作为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推行的根本目标,T/10002《数字化变革价值效益参考模型》全面批判企业数字化变革价值效益有哪些、如何造就和传递以及怎样获取等问题,T/10001《数字化变革参考构架》明确数字化变革主要内容、过程方式和路线图,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核心技巧和要求,将变革价值效益要求随着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的过程管理模式同步有效落实,真正荣获变革价值效益,迸发企业举办贯标的内生动力。 #
二是突出能力。贯标2.0将愈加突出新型能力主线,T/10001《数字化变革参考构架》进一步明晰新型能力6个主要角度、从这些维度进行需求辨识,T/10002《数字化变革价值效益参考模型》明确了新型能力怎样缔造和传递价值,T/20001《数字化变革新型能力机制建设手册》给出新型能力怎样有效分解和组合产生新型能力机制,承载新型能力的载体怎样描绘和怎样有效建设、运行和优化,T/1000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新型能力分级要求》和T/2000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机制评定分级手册》给出怎样衡量新型能力的等级和实现能力逐项跃升等,让能力这条主线愈发明确、更加详细可操作,真正实现以能力为主线将价值效益贯彻落实到两化融合各项详细工作中。 #
三是分级分类。贯标2.0将按照新型能力先进性和成熟度对评定结果进行分级,分能力、分领域、分规模、分等级推进企业贯标评定,引导企业分级分类举行新型能力建设和实现能力等级的不断跃升,举行贯标咨询服务、评定服务、公共服务等的分级分类,建立贯标咨询机构/人员和评定机构/人员的评级,在政府施策、行业引导、市场服务等方面采纳分级分类的评定结果,提高基于差别化新型能力的供求精准对接水平。 #
四是全程服务。贯标2.0将推进知识赋能,为企业和服务机构提供集理论机制、工具方式、解决方案、示范案例、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全程服务,支持企业从发觉问题到解决问题,系统增强数字化变革工作实效。 #
三、两化融合管理机制贯标2.0解决这些问题 #
一是让企业更有动力。荣获实实在在的价值效益是企业促进数字化变革工作的最根本目的。贯标2.0引导企业根据总体价值效益要求构建新型能力机制,分级举办能力建设,以能力为主线将价值效益目标贯彻落实到数字化变革各项详细工作中,实现价值效益和能力建设的逐项跃升,提高企业促进变革的内生动力;贯标2.0通过评定结果分级,有效辨识企业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能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强化评定结果政府和市场质证的可操作性和精准性,提高企业举办贯标和变革的市场牵引力。 #
二是让服务更有水平。贯标2.0借助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强化公共服务,举办咨询评定和解决方案服务的全过程监督,产生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模式;贯标2.0通过推进知识机制、培训机制和传播机制建设,推进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用知识咨询赋能服务机构,强化机构间交流和知识共享,增加数字化变革专业服务品质。
#
三是让施行愈发落地。配套的方式工具和最佳实践是贯彻落实新观念、新办法的重要契机。贯标2.0选用社会化合作和共创共建共享模式协同效应名词解释,联合政校企用金多方力量,共同研发和推广一批实用型方式工具,增加数字化变革系统理论的可操作性、可用性和易用性。贯标2.0面向企业一站式咨询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服务需求,探求跨界合作的生态服务方式,拓展企业数字化变革全程增值服务,强化机制方式的落地施行。
#